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 1420870-87-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
英文别名
——
化学式
CAS
1420870-87-6
化学式
C16H27FN2O10
mdl
——
分子量
426.396
InChiKey
TYVOCFPIQXSCFO-JSCVLIEC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13
  • 重原子数:
    29.0
  • 可旋转键数:
    6.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8
  • 拓扑面积:
    187.04
  • 氢给体数:
    7.0
  • 氢受体数:
    10.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N'-Diacetylchitobiose 、 BcChi-A, GH19 chitinase from moss Bryum coronatum 、 作用下, 反应 3.0h, 生成 di-N-acetylchitobiose
    参考文献:
    名称:
    A glycosynthase derived from an inverting GH19 chitinase from the moss Bryum coronatum
    摘要:
    BcChi-A 是一种来自藓苔 Bryum coronatum 的 GH19 几丁质酶,它是一种内作用酶,可通过倒置机制水解几丁质的糖苷键 (GlcNAc)n[聚合度为 n 的 GlcNAc(N-乙酰葡糖胺)β-1,4 链式多糖]。在没有(GlcNAc)2或有(GlcNAc)2存在的情况下,野生型酶与α-(GlcNAc)2-F [α-(GlcNAc)2氟化物]孵育时,发现(GlcNAc)2和氟化氢是通过Hehre再合成-水解机制产生的。为了将 BcChi-A 转化为糖合成酶,我们采用了 Honda 等人报告的策略[(2006)J. Biol. Chem. 281, 1426-1431; (2008)Glycobiology 18, 325-330],即突变具有亲核水分子的 Ser102 和作为催化碱基的 Glu70,产生 S102A、S102C、S102D、S102G、S102H、S102T、E70G 和 E70Q。在我们使用的条件下,除 S102T 外,所有突变酶都检测不到对 (GlcNAc)6 的水解活性。在无活性的 BcChi-A 突变体中,发现 S102A、S102C、S102G 和 E70G 能在 (GlcNAc)2 存在的情况下成功合成 (GlcNAc)4 作为来自 α-(GlcNAc)2-F的主要产物。S102A 突变体的糖合成酶活性最强,因为它的 F 释放活性增强,水解活性被抑制。这是首次报道使用氨基糖氟化物作为供体底物的糖合成酶。
    DOI:
    10.1042/bj20120036
  • 作为产物:
    描述:
    2-acetamido-2-deoxy-α-D-glucopyranosyl fluoride 在 chitobiose phosphorylase from Vibrio proteolyticus 作用下, 反应 96.0h, 以20%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A glycosynthase derived from an inverting GH19 chitinase from the moss Bryum coronatum
    摘要:
    BcChi-A 是一种来自藓苔 Bryum coronatum 的 GH19 几丁质酶,它是一种内作用酶,可通过倒置机制水解几丁质的糖苷键 (GlcNAc)n[聚合度为 n 的 GlcNAc(N-乙酰葡糖胺)β-1,4 链式多糖]。在没有(GlcNAc)2或有(GlcNAc)2存在的情况下,野生型酶与α-(GlcNAc)2-F [α-(GlcNAc)2氟化物]孵育时,发现(GlcNAc)2和氟化氢是通过Hehre再合成-水解机制产生的。为了将 BcChi-A 转化为糖合成酶,我们采用了 Honda 等人报告的策略[(2006)J. Biol. Chem. 281, 1426-1431; (2008)Glycobiology 18, 325-330],即突变具有亲核水分子的 Ser102 和作为催化碱基的 Glu70,产生 S102A、S102C、S102D、S102G、S102H、S102T、E70G 和 E70Q。在我们使用的条件下,除 S102T 外,所有突变酶都检测不到对 (GlcNAc)6 的水解活性。在无活性的 BcChi-A 突变体中,发现 S102A、S102C、S102G 和 E70G 能在 (GlcNAc)2 存在的情况下成功合成 (GlcNAc)4 作为来自 α-(GlcNAc)2-F的主要产物。S102A 突变体的糖合成酶活性最强,因为它的 F 释放活性增强,水解活性被抑制。这是首次报道使用氨基糖氟化物作为供体底物的糖合成酶。
    DOI:
    10.1042/bj2012003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