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Z)-2-fluoro-1-phenylpent-1-en-3-one | 63741-56-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Z)-2-fluoro-1-phenylpent-1-en-3-one
英文别名
Z-2-Fluor-1-phenylpent-1-en-3-on
(Z)-2-fluoro-1-phenylpent-1-en-3-one化学式
CAS
63741-56-0
化学式
C11H11FO
mdl
——
分子量
178.206
InChiKey
ILYSMIPJAYGLFI-NTMALXAH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281.8±25.0 °C(Predicted)
  • 密度:
    1.074±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8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8
  • 拓扑面积:
    17.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Z)-2-fluoro-1-phenylpent-1-en-3-one 在 C29H41IrN2PS(1+)*C32H12BF24(1-)氢气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20.0 ℃ 、1.0 MPa 条件下, 反应 24.0h, 以88%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烷基氟化物的不对称合成:氟化烯烃的氢化
    摘要:
    合成手性含氟分子的新通用方法的开发对于一些科学学科而言非常重要。我们在此公开了一种简单的制备手性有机氟分子的方法,该方法基于铱取代的三取代链烯基氟化物的铱催化不对称氢化。该催化不对称过程使得能够合成具有或不具有羰基取代的手性氟分子。由于氮杂双环噻唑-膦铱催化剂具有可调节的空间和电子特性,因此可以优化该立体选择性反应,发现该立体选择性反应可与具有各种官能团的各种芳族,脂族和杂环体系兼容,从而提供了非常理想的产品具有优异的收率和对映选择性。
    DOI:
    10.1002/anie.201903954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Short, stereoselective syntheses of α-fluoroalkenoate derivatives, α-fluoroenones and α-fluoroenals from HFC-134a
    摘要:
    Readily-available 1,1,1,2-tetrafluoroethane (Klea HFC-134a) can be converted, via a two-pot sequence into a range of Z-alpha-fluoroalkenoyl derivatives following addition reactions to aldehydes. Reaction adducts can be processed into enals and enones upon hydride reduction or Grignard reagent addition in high yield. (C) 2000 Elsevier Scienc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DOI:
    10.1016/s0040-4039(00)00154-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utrot, Philippe; Grison, Claude; Lachgar, Mohamed, Bulletin de la Societe Chimique de France, 1995, vol. 132, p. 925 - 942
    作者:Coutrot, Philippe、Grison, Claude、Lachgar, Mohamed、Ghribi, Abdelaziz
    DOI:——
    日期:——
  • CHUIT C.; SAUVETRE R.; MASURE D.; NORMANT J. F., TETRAHEDRON, 1979, 35, NO 22, 2645-2653
    作者:CHUIT C.、 SAUVETRE R.、 MASURE D.、 NORMANT J. F.
    DOI:——
    日期:——
  • COUTROT, PH.;GRISON, C., TETRAHEDRON LETT., 29,(1988) N 22, C. 2655-2658
    作者:COUTROT, PH.、GRISON, C.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