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 1608114-30-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
英文别名
——
化学式
CAS
1608114-30-2
化学式
C28H35N5O2
mdl
——
分子量
473.618
InChiKey
AJYPQHXBTVPVID-SANMLTNE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43
  • 重原子数:
    35.0
  • 可旋转键数:
    11.0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9
  • 拓扑面积:
    72.28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6.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吡啶甲酸N-甲基吗啉氯甲酸乙酯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2.25h, 以66%的产率得到(5S)-3-butyl-5-[[4-[[1-[(4-ethenylphenyl)methyl]triazol-4-yl]methoxy]phenyl]methyl]-2,2-dimethyl-1-(pyridine-2-carbonyl)imidazolidin-4-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固相支持的手性N-Picolylimidazolidinones:批量和流动模式下亚胺的对映选择性,无金属和无氢还原的可回收催化剂
    摘要:
    新型的固体负载的手性咪唑烷酮有机载体催化剂可用于三氯硅烷催化还原亚胺。就化学和立体化学效率而言,聚苯乙烯被证明是比二氧化硅更有效的载体。即使负载量低至1 mol%,性能最佳的负载型催化剂也具有出色的活性和立体控制能力,即使立体选择性达到98%ee且在大多数情况下介于90–95%ee之间,也能促进还原反应证明了该方法的一般范围和固定化催化剂的良好可回收性。聚苯乙烯锚定的手性催化剂也可用于制备填充床反应器,用于连续流动合成手性胺,获得的产率和对映选择性均极好。通过利用手性有机催化反应器,目前正在研究治疗神经病性疼痛的一种通用的,即时的利凡斯的明直接前体,模拟量(R)-NPS 568和丙烯酰胺(S)-A的流式立体选择性合成,成功完成了。
    DOI:
    10.1002/adsc.201700376
  • 作为产物:
    描述:
    (S)-2-amino-N-butyl-3-(4-hydroxyphenyl)propanamide 在 potassium carbonate对甲苯磺酸copper(l) chloride三[(1-苄基-1H-1,2,3-三唑-4-基)甲基]胺 作用下, 以 甲醇二氯甲烷甲苯乙腈 为溶剂, 反应 44.0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手性有机催化聚合物的整体反应器
    摘要:
    在十二烷基醇和甲苯作为致孔剂的存在下,在不锈钢塔内将二乙烯基苯与适当改性的对映体纯的咪唑啉酮进行自由基共聚反应提供了固定在整体式反应器上的手性有机催化剂的第一个实例。环戊二烯与肉桂醛之间的有机催化环加成反应是在连续流动条件下进行的。通过优化实验设置,可以获得出色的对映选择性(在25°C时为90%ee)和高生产率(高于330),因此表明催化反应器可以有效地连续生产对映体富集的化合物。同样的催化反应器也被用来连续地进行三种不同的立体选择性转化。,依次在手性色谱柱内(Diels–Alder,1,3-偶极硝酮-烯烃环加成和Friedel–Crafts烷基化);在前两个反应的情况下获得了极好的结果(分别在25°C下达到99%的收率,93%ee和71%的收率,90%ee)。除了简化产物回收之外,整体式反应器在搅拌烧瓶中的性能优于相同的负载型有机催化剂,并且可以连续工作8天以上。
    DOI:
    10.1039/c4gc00031e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1-6)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