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壬炔 | 20184-91-2

中文名称
4-壬炔
中文别名
丁基丙基乙炔
英文名称
4-nonyne
英文别名
4-Nonin;Non-4-in;non-4-yne
4-壬炔化学式
CAS
20184-91-2
化学式
C9H16
mdl
MFCD00041650
分子量
124.226
InChiKey
RAYTXPDVKZFUE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49.99°C (estimate)
  • 沸点:
    155°C
  • 密度:
    0,76 g/cm3
  • 闪点:
    151-153°C
  • LogP:
    4.017 (est)
  • 保留指数:
    936
  • 稳定性/保质期:

    避免接触氧化物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9
  • 重原子数:
    9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77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ADMET

毒理性
  • 副作用
神经毒素 - 急性溶剂综合症
Neurotoxin - Acute solvent syndrome
来源:Haz-Map, Information on Hazardous Chemicals and Occupational Diseases

安全信息

  • 危险等级:
    3
  • 安全说明:
    S16,S26,S36/37/39
  • 危险类别码:
    R11
  • 海关编码:
    2901299090
  • 包装等级:
    III
  • 危险类别:
    3
  • 危险品运输编号:
    1993
  • 储存条件:
    将物品存放在密封容器中,并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SDS

SDS:5ab4a4944aed9529a78834c757d087ba
查看
4-壬炔 修改号码:5

模块 1. 化学
产品名称: 4-Nonyne
修改号码: 5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GHS分类
物理性危害
易燃液体 第3级
健康危害
吸入性危害物质 第1级
环境危害 未分类
GHS标签元素
图标或危害标志
信号词 危险
危险描述 易燃液体和蒸气
若吞咽并进入呼吸道可能致命
防范说明
[预防]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禁烟。
保持容器密闭。
使用防爆的电气/通风/照明设备。采取预防措施以防静电和火花引起的着火。
穿戴防护手套/护目镜/防护面具。
[急救措施] 食入: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切勿催吐。
皮肤接触:立即去除/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清洗皮肤/淋浴。
[储存] 存放于通风良好处。保持凉爽。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根据当地政府规定把物品/容器交与工业废弃处理机构。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单一物质/混和物 单一物质
化学名(中文名): 4-壬炔
百分比: >99.0%(GC)
CAS编码: 20184-91-2
4-壬炔 修改号码:5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俗名: Butylpropylacetylene
分子式: C9H16

模块 4. 急救措施
吸入: 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通畅,休息。若感不适请求医/就诊。
皮肤接触: 立即去除/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清洗皮肤/淋浴。
若皮肤刺激或发生皮疹:求医/就诊。
眼睛接触: 用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清洗。
如果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食入: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漱口。切勿引吐。
紧急救助者的防护: 救援者需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比如橡胶手套和气密性护目镜。

模块 5. 消防措施
合适的灭火剂: 干粉,泡沫,二氧化碳
不适用的灭火剂: (有可能扩大灾情。)
特定方法: 从上风处灭火,根据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非相关人员应该撤离至安全地方。
周围一旦着火:喷,保持容器冷却。如果安全,消除一切火源。
消防员的特殊防护用具: 灭火时,一定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模块 6. 泄漏应急处理
个人防护措施,防护用具, 使用特殊的个人防护用品(自携式呼吸器)。远离溢出物/泄露处并处在上风处。确保
紧急措施: 足够通风。
泄露区应该用安全带等圈起来,控制非相关人员进入。
环保措施: 防止进入下道。
控制和清洗的方法和材料: 回收到密闭容器前用干砂或惰性吸收剂吸收泄漏物。一旦大量泄漏,筑堤控制。附着
物或收集物应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废弃处置。
副危险性的防护措施 移除所有火源。一旦发生火灾应该准备灭火器。使用防火花工具和防爆设备。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处理
技术措施: 在通风良好处进行处理。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具。防止烟雾产生。远离热源/火花/明火
/热表面。禁烟。采取措施防止静电积累。使用防爆设备。处理后彻底清洗双手和脸。
注意事项: 如果可能,使用封闭系统。如果蒸气或浮质产生,使用通风、局部排气。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眼睛和衣物。
贮存
储存条件: 保持容器密闭。存放于凉爽、阴暗、通风良好处。
存放处须加锁。
远离不相容的材料比如氧化剂存放。
包装材料: 依据法律。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 尽可能安装封闭体系或局部排风系统。同时安装淋浴器和洗眼器。
个人防护用品
呼吸系统防护: 半面罩或全面罩呼吸器,自携式呼吸器(SCBA),供气呼吸器等。依据当地和政府法
规,使用通过政府标准的呼吸器。
手部防护: 防渗手套。
眼睛防护: 护目镜。如果情况需要,佩戴面具。
皮肤和身体防护: 防渗防护服。如果情况需要,穿戴防护靴。
4-壬炔 修改号码:5

模块 9. 理化特性
液体
外形(20°C):
外观: 透明
颜色: 无色-几乎无色
气味: 无资料
pH: 无数据资料
熔点: 无资料
沸点/沸程 158 °C
闪点: 35°C
爆炸特性
爆炸下限: 无资料
爆炸上限: 无资料
密度: 0.76
溶解度:
[] 无资料
[其他溶剂] 无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性
化学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稳定。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未报道特殊反应性。
避免接触的条件: 火花, 明火, 静电
须避免接触的物质 氧化剂
危险的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模块 11. 毒理学信息
急性毒性: 无资料
对皮肤腐蚀或刺激: 无资料
对眼睛严重损害或刺激: 无资料
生殖细胞变异原性: 无资料
致癌性:
IARC = 无资料
NTP = 无资料
生殖毒性: 无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信息
生态毒性:
鱼类: 无资料
甲壳类: 无资料
藻类: 无资料
残留性 / 降解性: 无资料
潜在生物累积 (BCF): 无资料
土壤中移动性
log分配系数: 无资料
土壤吸收系数 (Koc): 无资料
亨利定律 无资料
constaNT(PaM3/mol):

模块 13. 废弃处置
如果可能,回收处理。请咨询当地管理部门。建议在装有后燃和洗涤装置的化学焚烧炉中焚烧。废弃处置时请遵守
国家、地区和当地的所有法规。
4-壬炔 修改号码:5

模块 14. 运输信息
联合国分类: 第3类 易燃液体 。
UN编号: 3295
正式运输名称: 碳氢化合物, 液体, 不另作详细说明
包装等级: III

模块 15. 法规信息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26日国务院发布,2011年2月16日修订): 针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壬炔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complex of Pd with (C2H5O)2P(O)Cl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0.05h, 生成 反-4-壬烯
    参考文献:
    名称:
    Nifant'ev, E. E.; Kukhareva, T. S.; Antipin, M. Yu., Journal of general chemistry of the USSR, 1982, vol. 52, # 12, p. 2413 - 2417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5-壬酮18-冠醚-6五氯化磷potassium tert-butylate 作用下, 以 Petroleum ether 、 为溶剂, 反应 18.0h, 生成 4-壬炔
    参考文献:
    名称:
    Dehmlow, Eckehard V.; Lissel, Manfred, Liebigs Annalen der Chemie, 1980, # 1, p. 1 - 13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atalytic Reduction and Intramolecular Cyclization of Haloalkynes in the Presence of Nickel(I) Salen Electrogenerated at Carbon Cathodes in Dimethylformamide
    作者:Michael A. Ischay、Mohammad S. Mubarak、Dennis G. Peters
    DOI:10.1021/jo052007a
    日期:2006.1.1
    Pentylidenecyclopentane can be conveniently prepared in up to 86% yield via th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1-iodo- or 1-bromo-5-decyne by [[2,2‘-[1,2-ethanediylbis(nitrilomethylidyne)]bis[phenolato]]-N,N‘,O,O‘]nickelate(I) electrogenerated at a carbon cathode in dimethylformamide containing tetramethylammonium tetrafluoroborate. This electrosynthesis can be accomplished at potentials for which the haloalkynes
    通过[[2,2 ' -[1,2-乙二基双(亚硝甲基))]双[苯酚基]催化还原1--或1-溴-5-癸炔可以方便地制备亚环戊烷,产率高达86%。] -N,N ',O,O '在包含四硼酸四甲基铵的二甲基甲酰胺中的碳阴极上电生成的]酸酯(I)。该电合成可以在卤代炔是电惰性的电势下完成,并且可以在室温下30分钟内完成。尝试在类似条件下分别由1-卤代4-壬炔和11-卤代5-十一炔合成戊二烯环丁烷戊二烯环己烷可提供非常低的收率(分别为2%和6%)。衍生自各种卤代炔烃的其他产物是二聚体,炔烃和1-炔烃。由1-卤代4-壬炔和11-卤代5-十一炔产生的二聚体(alkadiynes)的产率为80%至89%,而icosa-5,15-diyne(由1-卤代获得的二聚体)发现-5-decyne)的收率明显较低(≤13%)。炔烃和1-炔烃的产率分别为3-10%和2-3%。提出了一种机制方案,该方案涉及由
  • Easy Access to a Library of Alkylindoles: Reductive Alkylation of Indoles with Carbonyl Compounds and Hydrosilanes under Indium Catalysis
    作者:Shota Nomiyama、Takehiro Hondo、Teruhisa Tsuchimoto
    DOI:10.1002/adsc.201500502
    日期:2016.3.31
    By applying carbonyl compounds as sources of alkyl groups to the indium‐catalyzed reductive alkylation of indoles, a reliable and practical method capable of offering a wide range of alkylindoles with structural diversity has been developed.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this method is that the loading of the indium catalyst can be reduced by more than that of the original alkyne‐based system.
    通过将羰基化合物作为烷基源用于催化的吲哚还原烷基化反应,已开发出一种可靠实用的方法,能够提供具有结构多样性的多种烷基吲哚。该方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催化剂的负载量可以比原始的基于炔烃的系统减少更多。
  • Identification of the New Hydrocarbon (<i>Z</i>,<i>Z</i>)-1,6,9-Heptadecatriene as the Secretory Component of<i>Caloglyphus polyphyllae</i>(Astigmata: Acaridae)
    作者:Nobuhiro SHIMIZU、Naoki MORI、Yasumasa KUWAHARA
    DOI:10.1271/bbb.63.1478
    日期:1999.1
    A new heptadecatriene was isolated from the acarid mite, Caloglyphus polyphyllae, as the major characteristic component which could be used to identify the species chemo-taxonomically. Its structure was elucidated as 1,6,9-heptadecatriene by partial hydrogenation and a subsequent GC/MS analysis of the dimethyldisulfide derivative, together with evidence of the terminal vinyl group and Z-configuration of double bonds that was provided by GC-FT/IR and NMR. The triene was identified as (Z,Z)-1,6,9-heptadecatriene by its synthesis and is revealed to be a new compound as a natural product.
    一种新的十七碳三烯化合物从粉螨Caloglyphus polyphyllae中被分离出来,并确定其为主要特征成分,可用于该物种的化学分类学鉴定。通过部分氢化和随后的二甲基二硫醚衍生物的GC/MS分析,结合GC-FT/IR和NMR提供的端基乙烯基团和Z型双键构型的证据,其结构被阐明为1,6,9-十七碳三烯。通过合成,该三烯被鉴定为(Z,Z)-1,6,9-十七碳三烯,并证实其为一种新的天然产物
  • Selective Terminal Alkyne Metathesis: Synthesis and Use of a Unique Triple Bonded Dinuclear Tungsten Alkoxy Complex Containing a Hemilabile Ligand
    作者:Olivier Coutelier、Guy Nowogrocki、Jean-François Paul、André Mortreux
    DOI:10.1002/adsc.200700104
    日期:2007.10.8
    ether-containing alkoxy ligands have proved to be suitable and have led to the design and use of a sterically hindered hemilable ligand for the synthesis of a well-defined binuclear, triple-bonded W≡W complex. This complex is shown to be a highly active and selective catalyst precursor for terminal alkyne metathesis, and allows the unprecedented metathesis of phenylacetylene.
    在原位合成的新炔复分解催化剂被描述,特别着重于寻找基于三- alkoxytungsten末端炔复分解。在这种情况下,已证明半不稳定的,含醚的烷氧基配体是合适的,并导致设计和使用空间受阻的可半配体用于合成定义明确的双核,三键键合的W≡W配合物。该络合物显示出是用于末端炔烃复分解的高活性和选择性催化剂前体,并允许空前的苯乙炔复分解。
  • Tributylstannyl Radical-Catalyzed Reaction of 1,2,3-Selenadiazoles with Olefins or Dienes
    作者:Yutaka Nishiyama、Yasunobu Hada、Masahiro Anjiki、Kazuya Miyake、Sakiko Hanita、Noboru Sonoda
    DOI:10.1021/jo010893t
    日期:2002.3.1
    It was found that the reaction of 1,2,3-selenadiazoles derived from cyclic ketones with olefins or dienes was markedly promoted by a catalytic amount of tributylstannyl radical, which was generated in situ from tributylstannyl hydride or allyltributylstannane and AIBN, to give the corresponding dihydroselenophenes in moderate to good yields. In contrast, when 1,2,3-selenadiazoles prepared from linear
    已发现,催化量的三丁基锡烷基由三丁基锡烷氢化物烯丙基三丁基锡烷和AIBN催化生成,从而显着促进了环状酮衍生的1,2,3-代二唑与烯烃或二烯的反应。二氢代苯中度到良好的产量。相反,当使用由线性和芳族酮制得的1,2,3-代二唑作为底物时,没有发生相同的反应,炔烃形成了唯一的产物。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mass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ir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