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E,6E)-(R)-3-Hydroxy-7-iodo-6-methyl-hepta-4,6-dienoic acid methoxy-methyl-amide | 799852-97-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E,6E)-(R)-3-Hydroxy-7-iodo-6-methyl-hepta-4,6-dienoic acid methoxy-methyl-amide
英文别名
(3R,4E,6E)-3-hydroxy-7-iodo-N-methoxy-N,6-dimethylhepta-4,6-dienamide
(4E,6E)-(R)-3-Hydroxy-7-iodo-6-methyl-hepta-4,6-dienoic acid methoxy-methyl-amide化学式
CAS
799852-97-4
化学式
C10H16INO3
mdl
——
分子量
325.146
InChiKey
LJXUTIKJUYPVAF-MACGXXMR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49.3±52.0 °C(Predicted)
  • 密度:
    1.562±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5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49.8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E,6E)-(R)-3-Hydroxy-7-iodo-6-methyl-hepta-4,6-dienoic acid methoxy-methyl-amide 在 chromium dichloride 、 二异丁基氢化铝silver(l) ox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醚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5.0h, 生成 (1E,3E,7E)-(R)-8-Bromo-1-iodo-5-methoxy-2-methyl-octa-1,3,7-triene
    参考文献:
    名称:
    Phorboxazole B synthetic studies: construction of C(1–32) and C(33–46) subtargets
    摘要:
    报道了phorboxazole B的C(1–32)和C(33–46)区域的汇聚式合成。一种迭代环加成策略利用了Jacobsen的杂Diels–Alder (HDA)反应作为合成C(5–9)和C(11–15)四氢吡喃环的平台。使用越来越类似于phorboxazole骨架的2-硅氧基二烯作为偶联伙伴,发现导致了对映选择性的降低,但在C(11–15)环的情况下。通过这种方法将醛21和2-硅氧基二烯20偶联,得到了C(1–32)片段,进而发展为phorboxazole B的大环内酯核心。C(33–46)区域的合成涉及醛31和乙烯基碘39的Nozaki–Kishi偶联。31和39的合成高度对映选择性:Evans [Cu(Ph-pybox)](SbF6)2催化的Mukaiyama Aldol反应构成了31合成的基础,而Nagao–Fujita乙酸盐Aldol反应为39唯一手性中心的安装提供了一种便捷的方法。
    DOI:
    10.1039/b407240e
  • 作为产物:
    描述:
    (2E,4Z)-5-iodo-4-methylpenta-2,4-dienalN-乙基哌啶咪唑 、 tin(II) trifluoromethanesulfonate 、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28.5h, 生成 (4E,6E)-(R)-3-Hydroxy-7-iodo-6-methyl-hepta-4,6-dienoic acid methoxy-methyl-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Phorboxazole B synthetic studies: construction of C(1–32) and C(33–46) subtargets
    摘要:
    报道了phorboxazole B的C(1–32)和C(33–46)区域的汇聚式合成。一种迭代环加成策略利用了Jacobsen的杂Diels–Alder (HDA)反应作为合成C(5–9)和C(11–15)四氢吡喃环的平台。使用越来越类似于phorboxazole骨架的2-硅氧基二烯作为偶联伙伴,发现导致了对映选择性的降低,但在C(11–15)环的情况下。通过这种方法将醛21和2-硅氧基二烯20偶联,得到了C(1–32)片段,进而发展为phorboxazole B的大环内酯核心。C(33–46)区域的合成涉及醛31和乙烯基碘39的Nozaki–Kishi偶联。31和39的合成高度对映选择性:Evans [Cu(Ph-pybox)](SbF6)2催化的Mukaiyama Aldol反应构成了31合成的基础,而Nagao–Fujita乙酸盐Aldol反应为39唯一手性中心的安装提供了一种便捷的方法。
    DOI:
    10.1039/b407240e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