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 915968-06-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
英文别名
——
化学式
CAS
915968-06-8
化学式
C20H23NOS
mdl
——
分子量
325.475
InChiKey
XXBFMBYTNYLRDB-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38-139 °C
  • 沸点:
    476.0±45.0 °C(predicted)
  • 密度:
    1.122±0.06 g/cm3(Temp: 20 °C; Press: 760 Torr)(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45
  • 重原子数:
    23.0
  • 可旋转键数:
    3.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5
  • 拓扑面积:
    20.31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3.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噻吩-π-共轭的供体-受体系统中的光诱导分子内电荷转移和S2荧光:实验和TDDFT研究。
    摘要:
    实验和理论方法用于研究新合成的噻吩-π-共轭的供体-受体化合物,发现它们在具有较大斯托克斯位移和强溶剂致变色性的极性溶剂中表现出有效的分子内电荷转移发射。为了深入了解这些化合物的溶剂变色行为,在Lippert-Mataga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光谱对溶剂极性的依赖性。我们发现这些供体-受体系统中的分子内电荷转移显着取决于噻吩基2-位的吸电子取代基。这些化合物在甲醇中的吸收和发射光谱与三氟乙酸浓度的相关性被用来确认分子内电荷转移发射。而且,计算得出的吸收和发射能量与实验值一致,表明荧光可以从不同的几何构型发出。此外,还观察到了其中一些化合物的新型S(2)荧光现象。荧光激发光谱用于确认S(2)荧光。我们证明,S(2)荧光可以通过这些分子的S(2)和S(1)状态之间的计算能隙来解释。此外,理论上预测了具有二乙基氰基甲基膦酸酯取代基的噻吩-π-共轭化合物的非线性光学行为。还观察到其中一些化合物的新型S
    DOI:
    10.1002/chem.200701868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噻吩-π-共轭的供体-受体系统中的光诱导分子内电荷转移和S2荧光:实验和TDDFT研究。
    摘要:
    实验和理论方法用于研究新合成的噻吩-π-共轭的供体-受体化合物,发现它们在具有较大斯托克斯位移和强溶剂致变色性的极性溶剂中表现出有效的分子内电荷转移发射。为了深入了解这些化合物的溶剂变色行为,在Lippert-Mataga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光谱对溶剂极性的依赖性。我们发现这些供体-受体系统中的分子内电荷转移显着取决于噻吩基2-位的吸电子取代基。这些化合物在甲醇中的吸收和发射光谱与三氟乙酸浓度的相关性被用来确认分子内电荷转移发射。而且,计算得出的吸收和发射能量与实验值一致,表明荧光可以从不同的几何构型发出。此外,还观察到了其中一些化合物的新型S(2)荧光现象。荧光激发光谱用于确认S(2)荧光。我们证明,S(2)荧光可以通过这些分子的S(2)和S(1)状态之间的计算能隙来解释。此外,理论上预测了具有二乙基氰基甲基膦酸酯取代基的噻吩-π-共轭化合物的非线性光学行为。还观察到其中一些化合物的新型S
    DOI:
    10.1002/chem.20070186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