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Phenyl-4-[1-phenyl-meth-(E)-ylidene]-7-phenylsulfanyl-hepta-1,5-diyn-3-ol | 177364-32-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Phenyl-4-[1-phenyl-meth-(E)-ylidene]-7-phenylsulfanyl-hepta-1,5-diyn-3-ol
英文别名
(4E)-4-benzylidene-1-phenyl-7-phenylsulfanylhepta-1,5-diyn-3-ol
1-Phenyl-4-[1-phenyl-meth-(E)-ylidene]-7-phenylsulfanyl-hepta-1,5-diyn-3-ol化学式
CAS
177364-32-8
化学式
C26H20OS
mdl
——
分子量
380.51
InChiKey
FLXINDPUYOUIIZ-DARPEHSR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4
  • 重原子数:
    28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8
  • 拓扑面积:
    45.5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乙醇1-Phenyl-4-[1-phenyl-meth-(E)-ylidene]-7-phenylsulfanyl-hepta-1,5-diyn-3-ol 在 camphor-10-sulfonic acid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45.0h, 以82%的产率得到(E)-4-(1'-ethoxy-1"-phenyl)methyl-7-phenylthio-1-phenylhept-1,5-diyn-3-en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 1,2-二炔基烯丙醇的酸催化重排区域选择性合成无环顺式烯二炔。综合、计算计算和机制。
    摘要:
    在水、醇或硫醇的存在下,通过酸催化重排具有 C3-芳基的 1,2-diyn-2-propen-1-ols 1 建立了无环顺式-烯二炔 2 的新合成。检查了烯丙醇的反应性和烯丙基迁移的区域-和顺/反非对映选择性。在 (±)-10-樟脑磺酸 (CSA) 存在下,母体烯丙醇 5 和 C3-甲基取代的 9 未能产生烯二炔,而 C3-芳基取代的 12 和 29 进行烯丙基重排以提供在室温或更低温度下主要是顺式烯二炔 16 和 31。在类似的酸性条件下,烯二炔醇 13 产生 16b 和 16d,具有相同的区域和顺式/反式非对映选择性,观察到 12。烯丙醇 30,29 的异构体,在 CSA 和 EtOH 存在下,在室温下长时间反应(90 小时)后,还提供了烯二炔 31c 和 32c。这些结果表明从烯丙醇 12 和 13 或 29 和 30 中获得了相同的烯丙基阳离子,尽管每种底物的电离难易程度不同。手性烯丙醇
    DOI:
    10.1021/jo982476v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Dai, Wei-Min; Fong, Kin Chiu; Danjo, Hiroshi, Angewandte Chemie, 1996, vol. 108, # 7, p. 821 - 822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2R,3R)-4-(蒽-9-基)-3-(叔丁基)-2-甲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黄花菜木脂素B 黄皮树碱 黄小檗碱 鹅掌楸碱 鬼臼酸哌啶基腙氮氧自由基 鬼臼酸 鬼臼脂毒酮 鬼臼毒醇 鬼臼毒素-4-O-葡萄糖苷 鬼臼毒素 鬼臼毒素 高阿莫灵碱 顺式-1,4-二苯基-2-甲氧基-2-丁烯-1,4-二酮 阿罗莫灵 防己诺林碱 防己索林 金不换萘酚 金不换素 里立脂素B二甲醚 连翘脂素 达卡他韦杂质7 赤式-愈创木基甘油-BETA-O-4'-二氢松柏醇 襄五脂素 表鬼臼毒素乙醚 表芝麻素单儿茶酚 表去甲络石甙元 蔚瑞昆森 蒿脂麻木质体 蒽,9,10-二[4-(2,2-二苯基乙烯基)苯基]- 落叶松树脂醇二甲醚 落叶松树脂醇 萘并[2,3-d]-1,3-二噁唑-5(6H)-酮,8-(1,3-苯并二噁唑-5-基)-7,8-二氢-6,7-二甲基-,(6R,7S,8R)-rel-(-)- 萘并[2,3-c]呋喃-1,3-二酮,6-甲氧基-4-(4-甲氧苯基)- 萘并[2,3-c]呋喃-1(3H)-酮,7-羟基-4-(3-甲氧苯基)- 萘并[2,3-c]呋喃-1(3H)-酮,4-(2-氟苯基)-7-(苯基甲氧基)- 萘并[1,2-d]-1,3-二噁唑,9-(1,3-苯并二噁唑-5-基)-6,7-二氢-7,8-二甲基-,(7S)- 萘,1-氯-2-乙基-3-甲基-4-苯基- 荜澄茄素 荜澄茄内酯 荛花酚 苯雌酚二甲醚 苯雌酚 苯酚,5-[2-(3-羟基苯基)乙基]-3-[4-[2-(3-羟基苯基)乙基]苯氧基]-2-甲氧基- 苯酚,4,4'-(四氢-3,4-二甲基-2,5-呋喃二基)二[2-甲氧基-,(2R,3R,4S,5R)-rel-(-)-(9CI) 苯甲醇,4-羟基-3-甲氧基-a-[(1S)-1-[2-甲氧基-4-(1E)-1-丙烯-1-基苯氧基]乙基]-,(aS)- 苯甲醇,3,4-二甲氧基-a-[1-[2-甲氧基-4-(2-丙烯基)苯氧基]乙基]- 苯甲醇,3,4-二甲氧基-a-[1-(2-甲氧基苯氧基)乙基]- 苯甲醇,3,4-二甲氧基-a-[1-(2-甲氧基苯氧基)乙基]- 苯氧基-9苯基-10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