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u(2-phenyl-1,10-phenanthroline)2]PF6 | 889663-70-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u(2-phenyl-1,10-phenanthroline)2]PF6
英文别名
Copper(1+);2-phenyl-1,10-phenanthroline;hexafluorophosphate
[Cu(2-phenyl-1,10-phenanthroline)<sub>2</sub>]PF<sub>6</sub>化学式
CAS
889663-70-1
化学式
C36H24CuN4*F6P
mdl
——
分子量
721.124
InChiKey
RBKQPIKEDBZYHD-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2.28
  • 重原子数:
    48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8.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51.6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1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Chiral spiro Cu(i) complexes. Supramolecular stereocontrol and isomerisation dynamics by the use of TRISPHAT anions
    摘要:
    与手性螺旋[Cu(LL′)2]复合物(LL′ = 2-R-苯,2,6-R-bpy,3和2-亚氨基吡啶,4)结合的手性纯TRISPHAT阴离子(1)导致了高效的NMR手性分离。采用可变温度1H NMR光谱法确定了这些伪四面体复合物的异构化动力学,并评估了其构型稳定性;后者取决于二亚胺配体的结构。在2-蒽基-苯衍生物的情况下,观察到相当程度的超分子立体控制(立体选择性高达45%);该复合物的构型通过电子圆二色性(ECD)确定。
    DOI:
    10.1039/b515540a
  • 作为产物:
    描述:
    1,10-菲罗啉苯基锂二氯甲烷甲苯 为溶剂, 反应 19.0h, 生成 [Cu(2-phenyl-1,10-phenanthroline)2]PF6
    参考文献:
    名称:
    Intriguing C–H⋯Cu interactions in bis-(phenanthroline)Cu(i) redox mediators for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摘要:
    这是一个关于化学的句子,翻译成中文如下:

    首次发现在双-2-叔丁基(菲咯啉)铜(i)配合物中,甲基基团的一个氢原子与铜位点之间存在一种配体相互作用。

    DOI:
    10.1039/c7dt04045h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Bis(1,10-phenanthroline) copper complexes with tailored molecular architecture: from electrochemical features to application as redox mediators in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作者:Elisabetta Benazzi、Mirko Magni、Alessia Colombo、Claudia Dragonetti、Stefano Caramori、Carlo Alberto Bignozzi、Roberto Grisorio、Gian Paolo Suranna、Maria Pia Cipolla、Michele Manca、Dominique Roberto
    DOI:10.1016/j.electacta.2018.03.103
    日期:2018.5
    difficult the optimization of their coordination sphere. Therefore, to partially fill this gap and to elucidate the intrinsic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molecular architecture of these complexes and their electrochemical features, we prepared four Cu+/2+ redox couples in which the copper center is coordinated by two 1,10-phenanthrolines bearing various substituents in position 2. These complexes were
    在过去的几年中,配位化合物被证明是配合物的有效竞争者,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的无电解质配方中作为氧化还原介体。但是,配合物的电化学特征(即半波电势和异质电子传递速率)与太阳能器件的光电化学性能之间缺乏明确的相关性,因此很难优化其配位域。因此,为了部分填补这一空白并阐明这些配合物的分子结构与其电化学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我们制备了四种Cu + / 2 +氧化还原对,其中中心由两个在位置2带有多个取代基的1,10-咯啉配位。这些配合物从电化学和光谱学的角度都得到了很好的表征,并在实验室规模的光电化学电池中作为电子穿梭物进行了测试含有两种高效的π扩展的苯并噻二唑染料。似乎2-芳基-1,10-咯啉有效地结合了合适的光学和电化学性质。虽然快速的电子转移动力学通常会积极影响染料的再生过程,但染料再生效率,质量传输和对电极和TiO 2上的异质电子转移之间的最佳平衡接口,必须实现以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