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4-(5-(2-chlorophenyl)-2H-tetrazol-2-yl)phenyl)ethanone | 1361119-80-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4-(5-(2-chlorophenyl)-2H-tetrazol-2-yl)phenyl)ethanone
英文别名
——
1-(4-(5-(2-chlorophenyl)-2H-tetrazol-2-yl)phenyl)ethanone化学式
CAS
1361119-80-3
化学式
C15H11ClN4O
mdl
——
分子量
298.732
InChiKey
RPAWZJUMGRJTR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19
  • 重原子数:
    21.0
  • 可旋转键数:
    3.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7
  • 拓扑面积:
    60.67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5.0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4-乙酰基苯硼酸5-(2-氯苯基)1H-四唑copper(I) oxide氧气 作用下, 以 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100.0 ℃ 、101.33 kPa 条件下, 以77%的产率得到1-(4-(5-(2-chlorophenyl)-2H-tetrazol-2-yl)phenyl)ethanone
    参考文献:
    名称:
    H-四唑与硼酸的铜催化好氧氧化偶联研究进展及对反应机理的认识
    摘要:
    提出了一种高效,实用的方案,用于将H-四唑与硼酸直接进行CN偶联。对各种反应参数的仔细和耐心的优化显示,这种常规的挑战性反应确实可以在非常简单的系统中高效地进行,也就是说,只需在存在不同的Cu I或Cu II的情况下在氧气下搅拌四唑和硼酸即可。在100°C的DMSO中仅负载5 mol%的盐。最重要的是,该反应可以以区域特异性方式非常顺利地进行,从而以高到极好的收率得到2,5-二取代的四唑。一项机理研究表明,四唑和DMSO分别对反应过程中的催化活性铜和溶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果表明,在反应循环中,Cu I催化剂可以通过氧化铜的胺化反应被氧气氧化为Cu II,形成[CuT 2 D]络合物(T =四唑阴离子; D = DMSO)。由此形成的Cu II络合物被证实是真正的催化活性铜物质。即铜II复杂歧化至芳基的Cu III和Cu我在硼酸的存在下进行。轻松消除Cu III物种可提供CN耦合产物。本文介绍的结果不仅为合成2
    DOI:
    10.1002/chem.20130285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