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methoxyhexadeca-1,6,10,15-tetraene | 119595-28-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methoxyhexadeca-1,6,10,15-tetraene
英文别名
(6E,10E)-3-methoxyhexadeca-1,6,10,15-tetraene
3-methoxyhexadeca-1,6,10,15-tetraene化学式
CAS
119595-28-7
化学式
C17H28O
mdl
——
分子量
248.409
InChiKey
HIKQPTFMNVZNSH-LBSPPQM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18.6±31.0 °C(Predicted)
  • 密度:
    0.846±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22
  • 重原子数:
    18.0
  • 可旋转键数:
    12.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3
  • 拓扑面积:
    9.23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1.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methoxyhexadeca-1,6,10,15-tetraeneplatinum(IV) oxide 氢气 作用下, 以 正戊烷 为溶剂, 25.0 ℃ 、2.0 MPa 条件下, 生成 3-methoxyhexadecane
    参考文献:
    名称:
    阳离子η 3 -烯丙基配合物。21.由第10组配合物介导的Z–H化合物对buta-1,3-diene的端粒化作用
    摘要:
    阳离子(η 3 -烯丙基)通式的配合物[(η 3 -烯丙基)M(配体)2 ] + ÿ - ,其中Y -是一个非配位阴离子(BF 4 -,CLO 4 -,BF 4 - )已在buta-1,3-diene与代表性亲核试剂的端粒化反应中进行了研究。由于镍配合物相对于亲核试剂的反应性高,因此未观察到任何反应。对于钯配合物,该反应仅与醇发生,并且对于具有两个以上二烯单元的端粒提供更高的选择性,从而导致C 16,C 24甚至更高的醚。尽管反应活性低得多,但是当使用氢硅烷时,铂络合物也可以产生更高的端粒。提出至少在钯的情况下,C 16和C 24醚的形成是由于二聚钯中间体中的C 8单元与作为桥连配体的调质子的偶联而引起的。
    DOI:
    10.1016/s0022-328x(98)00789-x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NEIBECKER, DENIS;POIRIER, JACQUES;TKATCHENKO, IGOR, J. ORG. CHEM., 54,(1989) N0, C. 2459-2462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arbonylation of organic allyl moieties. Part 1. Synthesis of pelargonic (nonanoic) and margaric (heptadecanoic) acid methyl esters from 1,3-butadiene
    作者:Denis Neibecker、Jacques Poirier、Igor Tkatchenko
    DOI:10.1021/jo00271a045
    日期:1989.5
  • Grenouillet, Pierre; Neibecker, Denis; Poirier, Jacques, Angewandte Chemie, 1982, vol. 94, # 10, p. 796 - 797
    作者:Grenouillet, Pierre、Neibecker, Denis、Poirier, Jacques、Tkatchenko, Igor
    DOI:——
    日期:——
  • GRENOUILLET, P.;NEIBECKER, D.;POIRIER, J.;TKATCHENKO, I., ANGEW. CHEM., 1982, 94, N 10, 796-797
    作者:GRENOUILLET, P.、NEIBECKER, D.、POIRIER, J.、TKATCHENKO, I.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