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2-iodobenzyl)prop-2-en-1-amine | 118670-88-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2-iodobenzyl)prop-2-en-1-amine
英文别名
N-[(2-iodophenyl)methyl]prop-2-en-1-amine
N-(2-iodobenzyl)prop-2-en-1-amine化学式
CAS
118670-88-5
化学式
C10H12IN
mdl
——
分子量
273.116
InChiKey
HONYVZXMMOOJBS-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57
  • 重原子数:
    12.0
  • 可旋转键数:
    4.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
  • 拓扑面积:
    12.03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1.0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2-iodobenzyl)prop-2-en-1-amine 在 palladium diacetate 四丁基氯化铵sod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39%的产率得到4-甲基异喹啉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钯催化的分子内环化反应合成氮杂环
    摘要:
    在-Bu 4 NCl,DMF和适当的碱(Na 2 CO 3,(NaOAc或Et 3 N)存在下,催化量的Pd(OAc)2可以将含氮的碘代芳基烯烃环化成吲哚,二氢吲哚,3氧吲哚,喹啉,异喹啉和异喹诺酮在较短的反应时间内,在温和的温度下,收率很高。
    DOI:
    10.1016/s0040-4039(00)96710-8
  • 作为产物:
    描述:
    1-(2-iodophenyl)-N-prop-2-enylmethanimine 在 sodium cyanoborohydride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以1.76 g的产率得到N-(2-iodobenzyl)prop-2-en-1-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环戊烯和戊烯-易位复分解反应合成含氮杂环化合物:轻松获得1-和2-苯并氮杂骨架和五元和六元内酰胺
    摘要:
    摘要 新型的区域选择性闭环烯-炔复分解为不同的取代的1-苯并different庚因骨架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报道的合成方法也可以用作选择性形成高度功能化的2-苯并ze庚因核心的有力工具。甚至已证明该合成方案是获得可官能化的苯甲唑嗪衍生物的有效方法。通过改变原料的结构,最优化的环化最终被证明是获得五元和六元内酰胺的合适技术,从而增强了我们方法的合成应用。通过闭环复分解(涉及乙烯部分的损失)并提供显示吸电子取代基和电子给体基团的高度可官能化的化合物,可以有效地制备五元和六元内酰胺。 新型的区域选择性闭环烯-炔复分解为不同的取代的1-苯并different庚因骨架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报道的合成方法也可以用作选择性形成高度功能化的2-苯并ze庚因核心的有力工具。甚至已证明该合成方案是获得可官能化的苯甲唑嗪衍生物的有效方法。通过改变原料的结构,最优化的环化最终被证明是获得五元和六元内酰胺的合适技术,从而增
    DOI:
    10.1055/s-0032-131735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atalytic substitution/cyclization sequences of <i>O</i>-substituted Isocyanates: synthesis of 1-alkoxybenzimidazolones and 1-alkoxy-3,4-dihydroquinazolin-2(1<i>H</i>)-ones
    作者:Qiang Wang、Jing An、Howard Alper、Wen-Jing Xiao、André M. Beauchemin
    DOI:10.1039/c7cc07926e
    日期:——
    used in organic synthesis, given their tendency to undergo side reactions (e.g., trimerization). Herein, we show that masked (blocked) O-isocyanate precursors allow one-pot or cascade reaction sequences featuring base-catalyzed substitution with 2-iodoanilines and 2-iodobenzylamines followed by copper-catalyzed cyclization, to form benzimidazolones and 3,4-dihydroquinazolin-2(1H)-ones. This work shows
    考虑到O-取代的异氰酸酯(O-异氰酸酯)易于发生副反应(例如三聚)的趋势,因此很少用于有机合成中。在这里,我们表明,被掩盖的(封闭的)O-异氰酸酯前体允许一锅或级联反应序列,其特征在于用2-碘苯胺2-碘苄胺进行碱催化的取代,然后进行催化的环化反应,形成苯并咪唑和3,4-二喹唑啉-2(1 H)-ones。这项工作表明,O-异氰酸酯可以作为合成含羟胺杂环的有效构件。
  • LAROCK, RICHARD C.;BABU, SRINIVASAN
    作者:LAROCK, RICHARD C.、BABU, SRINIVASAN
    DOI:——
    日期:——
  • LAROCK, RICHARD C.;BABU, SRINIVASAN, TETRAHEDRON LETT., 28,(1987) N 44, 5291-5294
    作者:LAROCK, RICHARD C.、BABU, SRINIVASAN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