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enzyl (2R)-hydroxy-3-(3,4-dibenzyloxyphenyl)propionate | 1339946-92-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enzyl (2R)-hydroxy-3-(3,4-dibenzyloxyphenyl)propionate
英文别名
benzyl (2R)-3-[3,4-bis(phenylmethoxy)phenyl]-2-hydroxypropanoate
benzyl (2R)-hydroxy-3-(3,4-dibenzyloxyphenyl)propionate化学式
CAS
1339946-92-7
化学式
C30H28O5
mdl
——
分子量
468.549
InChiKey
XRQNXXNSNDILAM-HHHXNRCG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49
  • 重原子数:
    35.0
  • 可旋转键数:
    11.0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7
  • 拓扑面积:
    64.99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5.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benzyl (2R)-hydroxy-3-(3,4-dibenzyloxyphenyl)propionate4-二甲氨基吡啶三乙胺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二氯甲烷 为溶剂, 生成 (R)-2-ethanoyloxy-3-(3,4-bis(benzyloxy)phenyl)propano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丹参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丹参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应用。该丹参素衍生物,具有通式(Ⅰ)所示结构:其中,R1代表OH或OCH3;R2代表H或Ac;R3代表或本发明合成的丹参素衍生物与原料药物相比,脂溶性的增加使其能够透过血脑屏障(BBB),大大增加了药物稳定性,疗效也进一步提高。因此,本发明的丹参素衍生物可在制备防护、处理、治疗和/或减轻患者脑梗死体积、改善患者的平衡协调能力等病症中应用,为预防及治疗脑血管或脑神经疾病提供新的治疗药物。
    公开号:
    CN113336704B
  • 作为产物:
    描述:
    溴甲苯哌啶吡啶三乙基硅烷甲基磺酰胺potassium carbonate三氟乙酸 、 sodium sulfite 作用下, 以 乙醇二氯甲烷丙酮甲苯乙腈 为溶剂, 反应 60.5h, 生成 benzyl (2R)-hydroxy-3-(3,4-dibenzyloxyphenyl)propion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天然丹参素及其S异构体及其中间体的高效合成及理化表征
    摘要:
    摘要 描述了R-3,4-二羟基苯基乳酸(丹参素)及其相关化合物S异构体和关键中间体的合成和分子结构细节。丹参素是丹参(丹参或丹参)中一种重要的水溶性酚酸,在中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的合成方法基于受保护的 3,4-二羟基苯甲醛和 Meldrum 酸衍生物的 Knoevenagel 缩合,然后是不对称 Sharples 二羟基化、还原性单脱羟基化和最终脱保护。所有化合物均通过各种光谱技术进行表征:1H-、13C-磁共振(NMR);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拉曼,HR 质谱。为了测定化合物的光学纯度,开发了原始的 HPLC 方法,该方法允许使用市售手性固定相有效拆分丹参素 R 和 S 对映异构体及其中间体对映异构体。此外,为了更好地理解丹参素作为药物制剂中潜在 API 的特异性,通过热分析研究了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包括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 和热重分析 (TGA)。
    DOI:
    10.1016/j.molstruc.2017.09.11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N] DANSHENSU AND CHUANXIONGQIN DERIVATIVES,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AND USE THEREOF<br/>[FR] DÉRIVÉES DE DANSHENSU ET DE CHUANXIONGQIN, LEUR PROCÉDÉ DE PRÉPARATION ET LEUR UTILISATION
    申请人:UNIV JINAN
    公开号:WO2012103813A1
    公开(公告)日:2012-08-09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Danshensu derivatives containing a moiety of Chuanxiongqin (tetramethylpyrazine), and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the Danshensu derivatives or their salts and 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carriers. The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methods for preparing the Danshensu derivatives or their salts, and uses of the compositions in manufacture of medicaments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s or disorders including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and their complications.
    本发明提供了含有川芎芹(四甲基吡嗪)基团的丹参素生物,以及含有该丹参素生物或其盐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的药物组合物。该发明还提供了制备丹参素生物或其盐的方法,以及利用这些组合物在制造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物的用途。
  • Efficient glycosylation of natural Danshensu and its enantiomer by sugar and 2-deoxy sugar donors
    作者:Katarzyna Sidoryk、Piotr Cmoch、Marta Świtalska、Bartosz Trzaskowski、Joanna Wietrzyk、Marcin Cybulski
    DOI:10.1016/j.carres.2018.02.005
    日期:2018.5
    An efficient methodology of the glycosylation process of a secondary plant metabolite (R-Danshensu) and its enantiomer by sugar and 2-deoxy sugar donors was developed. The overall synthesis of the new sugar derivatives involved two steps, starting from the previously synthesized protected R and S Danshensu (1 and 2). The deoxy sugar derivatives of R and S Danshensu were obtained from available tri
    开发了一种通过糖和2-糖供体对次生植物代谢产物(R-Danshensu)及其对映异构体进行糖基化过程的有效方法。新糖衍生物的整个合成过程包括两个步骤,从先前合成的受保护的R和S Danshensu(1和2)开始。R和S丹参素糖衍生物得自可得的三-O-乙酰基-2--D-葡萄糖和二-O-乙酰基-2--D-芳族。在所有情况下,使用酸催化剂通过糖活化直接将1和2糖基化,可得到具有良好收率的糖衍生物的α-异头物。结果,成功合成了新的糖和糖缀合物与光学纯的多酸,并测试了它们对两种癌细胞系的细胞毒性。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R)-3-(叔丁基)-4-(2,6-二异丙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2S,3R)-3-(叔丁基)-2-(二叔丁基膦基)-4-甲氧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R,2''R,3R,3''R)-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氟-3-异丙氧基苯基)三氟硼酸钾 (+)-6,6'-{[(1R,3R)-1,3-二甲基-1,3基]双(氧)}双[4,8-双(叔丁基)-2,10-二甲氧基-丙二醇 麦角甾烷-6-酮,2,3,22,23-四羟基-,(2a,3a,5a,22S,23S)- 鲁前列醇 顺式6-(对甲氧基苯基)-5-己烯酸 顺式-铂戊脒碘化物 顺式-四氢-2-苯氧基-N,N,N-三甲基-2H-吡喃-3-铵碘化物 顺式-4-甲氧基苯基1-丙烯基醚 顺式-2,4,5-三甲氧基-1-丙烯基苯 顺式-1,3-二甲基-4-苯基-2-氮杂环丁酮 非那西丁杂质7 非那西丁杂质3 非那西丁杂质22 非那西丁杂质18 非那卡因 非布司他杂质37 非布司他杂质30 非布丙醇 雷诺嗪 阿达洛尔 阿达洛尔 阿莫噁酮 阿莫兰特 阿维西利 阿索卡诺 阿米维林 阿立酮 阿曲汀中间体3 阿普洛尔 阿普斯特杂质67 阿普斯特中间体 阿普斯特中间体 阿托西汀EP杂质A 阿托莫西汀杂质24 阿托莫西汀杂质10 阿托莫西汀EP杂质C 阿尼扎芬 阿利克仑中间体3 间苯胺氢氟乙酰氯 间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 间苯二酚二异丙醇醚 间苯二酚二(2-羟乙基)醚 间苄氧基苯乙醇 间甲苯氧基乙酸肼 间甲苯氧基乙腈 间甲苯异氰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