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phenyl 2-O-(1-benzyloxy-2-iodopropyl)-3,4,6-tri-O-benzyl-1-thio-α-D-mannopyranoside | 301645-84-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phenyl 2-O-(1-benzyloxy-2-iodopropyl)-3,4,6-tri-O-benzyl-1-thio-α-D-mannopyranoside
英文别名
(2R,3R,4S,5S,6R)-5-(2-iodo-1-phenylmethoxypropoxy)-3,4-bis(phenylmethoxy)-2-(phenylmethoxymethyl)-6-phenylsulfanyloxane
phenyl 2-O-(1-benzyloxy-2-iodopropyl)-3,4,6-tri-O-benzyl-1-thio-α-D-mannopyranoside化学式
CAS
301645-84-1
化学式
C43H45IO6S
mdl
——
分子量
816.797
InChiKey
JGRCMSVYFHSHOG-WWEGTFIR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9.4
  • 重原子数:
    51
  • 可旋转键数:
    18
  • 环数:
    6.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
  • 拓扑面积:
    80.7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7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phenyl 2-O-(1-benzyloxy-2-iodopropyl)-3,4,6-tri-O-benzyl-1-thio-α-D-mannopyranosidesilver trifluoromethanesulfonate N-碘代丁二酰亚胺2,6-二叔丁基-4-甲基吡啶 、 4 A molecular siev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76%的产率得到benzyl 3,4,6-tri-O-benzyl-β-D-mannopyranoside
    参考文献:
    名称:
    2-O-烯丙基保护的硫糖苷的立体选择性1,2-顺式糖基化。
    摘要:
    分子内糖苷配基递送(IAD)技术,其中将糖基受体暂时附加到糖基供体的羟基上,是一种有吸引力的方法,它可以以完全立体选择性的方式合成1,2-顺式糖苷。2-O-烯丙基保护的硫代糖苷供体是IAD的优异底物,可通过三步反应序列进行立体选择性糖基化。该序列由定量产生的烯丙基键异构化组成,以产生乙烯基醚,该乙烯基醚随后可以进行所需的糖基受体的N-碘代琥珀酰亚胺介导的束缚,以及随后的分子内糖基化,从而相应地产生α-葡糖苷或β-甘露糖苷。尽管一锅连接和糖基化的尝试因与过量糖基受体之间的竞争性分子间反应而受阻,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使用过量的糖基供体简单地克服。烯丙基介导的IAD是其他IAD合成β-甘露糖苷的方法的一种广泛适用的实用替代方法,该方法同样适用于α-葡萄糖键。就施用的简便性和产率而言,这是有利的,此外,不需要糖基供体的环状4,6-保护。
    DOI:
    10.1002/1521-3765(20020603)8:11<2608::aid-chem2608>3.0.co;2-4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分子内苷元递送 (IAD) 对 2-O-烯丙基保护的糖基供体进行立体选择性顺式糖基化
    摘要:
    2-O-烯丙基保护的糖基供体可以通过涉及双键异构化、N-碘代琥珀酰亚胺介导的与糖基受体的束缚和随后的分子内糖基化(分子内苷元递送,IAD)的三步序列进行立体选择性糖基化。
    DOI:
    10.1039/b004522p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llyl protecting group mediated intramolecular aglycon delivery: optimisation of mixed acetal formation and mechanistic investigation
    作者:Ian Cumpstey、Kampanart Chayajarus、Antony J. Fairbanks、Alison J. Redgrave、Christopher M.P. Seward
    DOI:10.1016/j.tetasy.2004.09.003
    日期:2004.10
    An efficient protocol for the formation of alpha-iodo mixed acetals, the first step of allyl-mediated 1AD, by reaction of allyl-derived enol ethers and alcohols, using I-2, AgOTf and di-tert-butyl methylpyridine as a novel source of I+, is reported. This reagent combination is capable of tethering glycosyl donors to the secondary alcohol groups of a variety of glycosyl acceptors including mono-, di- and trisaccharides. Mechanistic studies confirm the intramolecular nature of the glycosylation reaction, whilst the attempted use of diol glycosyl acceptors reveals limitations of both regio- and stereo selectivity in the glycosylation step. (C) 2004 Elsevier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