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u(1,9-dichloro-5-phenyldipyrrin)(bis(2-diphenylphosphinophenyl)ether)2 | 1394285-12-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u(1,9-dichloro-5-phenyldipyrrin)(bis(2-diphenylphosphinophenyl)ether)2
英文别名
——
Cu(1,9-dichloro-5-phenyldipyrrin)(bis(2-diphenylphosphinophenyl)ether)2化学式
CAS
1394285-12-1
化学式
C51H37Cl2CuN2OP2
mdl
——
分子量
890.267
InChiKey
IJOOTYCMAHONQM-UUDWHHQQ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sation of neutral mononuclear cuprous complexes based on dipyrrin derivatives and phosphine mixed-ligands
    摘要:
    合成了一系列含有二吡咯甲川衍生物和膦混合配体的杂配位中性单核亚铜配合物,并用 1,3,7,9-四甲基二吡咯甲川(1)、5-苯基-1,3,7,9-四甲基二吡咯甲川(2)、2,8-二溴-1,3,7,9-四甲基二吡咯甲川(3)、1,9-二氯-5-苯基二吡咯甲川(4)、1,9-二溴-5-苯基二吡咯甲川(5)、5-(五氟苯基)-1,3,7,9-四甲基二吡咯甲川(6)和1,5,9-三苯基二吡咯甲川(7)进行了全面表征。这些配合物的中心Cu(I)原子通常具有伪四面体几何构型,通式为Cu(1~6)(PPh3)2(1a~6a)和Cu(1~6)(DPEphos)(1b~6b)[DPEphos=二(2-二苯基膦苯基)醚],而配体7由于空间位阻较大,使得配合物Cu(7)(PPh3)(7a)表现出三角锥形的结构。与传统的[Cu(phen)(PP)]+类似物相比,这些配合物中Cu(I)到Cu(II)的氧化电位在0.36至1.02 V(vs. Ag/AgCl)的范围内异常低。它们在室温下的二氯甲烷中的最大发射波长范围为495至595 nm,量子产率为0.05至4.03%,寿命为纳秒级。与阳离子Cu(I)配合物中的特征MLCT发射不同,这些配合物的发射被归因于二吡咯甲川中心的配体内电荷跃迁(ILCT),这是因为二吡咯甲川阴离子内部共轭程度的增加导致金属与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弱,从而阻止了配体π轨道与Cu(I)原子的3d轨道的混合。这一结论也得到了电化学数据和理论计算的支持。
    DOI:
    10.1039/c2dt30618b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