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allyl 2,4-di-O-acetyl-α-L-fucopyranoside | 821794-16-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allyl 2,4-di-O-acetyl-α-L-fucopyranoside
英文别名
[(2S,3S,4R,5S,6R)-5-acetyloxy-4-hydroxy-2-methyl-6-prop-2-enoxyoxan-3-yl] acetate
allyl 2,4-di-O-acetyl-α-L-fucopyranoside化学式
CAS
821794-16-5
化学式
C13H20O7
mdl
——
分子量
288.298
InChiKey
OENROGJQPVUBCV-RCGNDRPL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2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7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9
  • 拓扑面积:
    91.3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7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allyl 2,4-di-O-acetyl-α-L-fucopyranoside原乙酸三乙酯对甲苯磺酸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0.5h, 生成 (3aR,4S,6R,7S,7aS)-6-Allyloxy-2-ethoxy-2,4-dimethyl-tetrahydro-[1,3]dioxolo[4,5-c]pyran-7-ol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of Fluorescence-Labeled Gal.BETA.1-3Fuc and Gal.BETA.1-4Fuc as Probes for the Endogenous Glyco-Epitope Recognized by Galectins in Caenorhabditis elegans
    摘要:
    为了寻找内源性糖基表位在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中的存在,我们合成了带有标记的Galβ1-3Fuc和Galβ1-4Fuc,并通过前体亲和层析分析检测它们与C. elegans半乳糖凝集素LEC-6的结合亲和性。我们开发了一种新的合成标记糖类策略,其中标记单元——2-氨基吡啶部分与一个源自D-甘露醇的间隔单元相连接。我们的结果表明,Galβ1-4Fuc是存在于C. elegans N-糖链中的内源性糖基表位。
    DOI:
    10.1248/cpb.58.495
  • 作为产物:
    描述:
    [(3aR,4S,6R,7S,7aR)-2-ethoxy-2,4-dimethyl-6-prop-2-enoxy-4,6,7,7a-tetrahydro-3aH-[1,3]dioxolo[4,5-c]pyran-7-yl] acetate溶剂黄146 作用下, 反应 0.67h, 以73 mg的产率得到allyl 2,4-di-O-acetyl-α-L-fucopyranoside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of Fluorescence-Labeled Gal.BETA.1-3Fuc and Gal.BETA.1-4Fuc as Probes for the Endogenous Glyco-Epitope Recognized by Galectins in Caenorhabditis elegans
    摘要:
    为了寻找内源性糖基表位在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中的存在,我们合成了带有标记的Galβ1-3Fuc和Galβ1-4Fuc,并通过前体亲和层析分析检测它们与C. elegans半乳糖凝集素LEC-6的结合亲和性。我们开发了一种新的合成标记糖类策略,其中标记单元——2-氨基吡啶部分与一个源自D-甘露醇的间隔单元相连接。我们的结果表明,Galβ1-4Fuc是存在于C. elegans N-糖链中的内源性糖基表位。
    DOI:
    10.1248/cpb.58.49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