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历史搜索
热门化合物
HOT
喹啉
水杨醛
二溴甲烷
谷胱甘肽
L-乳酸
苯巴比妥
辣椒碱
非那明
百草枯
联苯烯
首页
分子通
(Z)-methyl 3-(4-cyano-2-iodophenylamino)-3-phenylprop-2-enoate
(Z)-methyl 3-(4-cyano-2-iodophenylamino)-3-phenylprop-2-enoate | 1432727-00-8
分子结构分类
有机化合物
-
苯丙烷和聚酮
-
肉桂酸及其衍生物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Z)-methyl 3-(4-cyano-2-iodophenylamino)-3-phenylprop-2-enoate
英文别名
——
CAS
1432727-00-8
化学式
C
17
H
13
IN
2
O
2
mdl
——
分子量
404.207
InChiKey
QIFOKOSHHMNESA-YBEGLDIGSA-N
BEILSTEIN
——
EINECS
——
物化性质
计算性质
ADMET
安全信息
SDS
制备方法与用途
上下游信息
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表征谱图
同类化合物
相关功能分类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79
重原子数:
22.0
可旋转键数:
4.0
环数:
2.0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6
拓扑面积:
62.12
氢给体数:
1.0
氢受体数:
4.0
反应信息
作为反应物:
描述:
(Z)-methyl 3-(4-cyano-2-iodophenylamino)-3-phenylprop-2-enoate
在 copper diacetate 、
cae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3.0h, 以81%的产率得到methyl 5-cyano-2-phenyl-1H-indole-3-carbox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将苯胺与活化的乙炔共轭加成和异常的无配体铜(II)介导的分子内交叉偶联来合成吲哚
摘要:
通过共轭添加N可以实现吲哚的多用途新合成-甲酰基-2-卤代苯胺制得炔属砜,酮和酯,然后进行铜催化的分子内C-芳基化反应。在室温下,在碱性DMF水溶液中,在异常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缀合物添加步骤。出人意料的是,在没有外部配体的情况下,通过使用乙酸铜(II)作为催化剂,可以最有效地进行C-芳基化,而无需保护空气或水。对于炔酮而言,此过程的一个不寻常特征是初始共轭加成产物能够充当催化剂的配体,从而使其能够参与进一步转化为最终吲哚产物的催化作用。 。机械研究,包括EPR实验,表明DMF的碱催化水解生成的甲酸盐离子将铜(II)还原为活性铜(I)物种。该方法还用于再循环由铜(I)的不定氧化产生的任何铜(II),从而防止催化剂失活。涉及连接到改性Merrifield树脂上的炔属砜的反应的几个例子证明了使用此方案固相合成吲哚的可行性,并且通过使用含有氯烷基取代基的炔属砜在一锅中获得了三环产物。
DOI:
10.1002/chem.201202307
作为产物:
描述:
N-(4-cyano-2-iodophenyl)formamide
、
苯丙炔酸甲酯
在
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水
、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48.0h, 以92%的产率得到(Z)-methyl 3-(4-cyano-2-iodophenylamino)-3-phenylprop-2-en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将苯胺与活化的乙炔共轭加成和异常的无配体铜(II)介导的分子内交叉偶联来合成吲哚
摘要:
通过共轭添加N可以实现吲哚的多用途新合成-甲酰基-2-卤代苯胺制得炔属砜,酮和酯,然后进行铜催化的分子内C-芳基化反应。在室温下,在碱性DMF水溶液中,在异常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缀合物添加步骤。出人意料的是,在没有外部配体的情况下,通过使用乙酸铜(II)作为催化剂,可以最有效地进行C-芳基化,而无需保护空气或水。对于炔酮而言,此过程的一个不寻常特征是初始共轭加成产物能够充当催化剂的配体,从而使其能够参与进一步转化为最终吲哚产物的催化作用。 。机械研究,包括EPR实验,表明DMF的碱催化水解生成的甲酸盐离子将铜(II)还原为活性铜(I)物种。该方法还用于再循环由铜(I)的不定氧化产生的任何铜(II),从而防止催化剂失活。涉及连接到改性Merrifield树脂上的炔属砜的反应的几个例子证明了使用此方案固相合成吲哚的可行性,并且通过使用含有氯烷基取代基的炔属砜在一锅中获得了三环产物。
DOI:
10.1002/chem.20120230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E)-3-(4-(叔丁基)苯基)丙烯酸乙酯
(E)-3-(2-(三氟甲基)苯基)丙烯酸乙酯
(E)-3-(2,4-二甲氧基苯基)丙烯酸乙酯
(2E)-N-[2-(3-羟基-2-氧代-2,3-二氢-1H-吲哚-3-基)乙基]-3-苯基丙-2-烯酰胺
黄金树苷
鲁索曲波帕
香豆酸肉桂酯
香豆酰多巴胺
香草醛缩丙酮
顺式邻羟基肉桂酸
顺式芥子酸
顺式-曲尼司特
顺式-乙基肉桂酸酯
顺式-N-阿魏酰酪胺
顺式-3,4-二甲氧基苯丙烯酸
顺式-2-((叔丁氧羰基)氨基)-3-(4-氨甲酰基-2,6-二甲苯基)丙烯酸甲酯
顺-o-羧基肉桂酸
顺-2-甲氧基肉桂酸
阿魏酸钠
阿魏酸酰胺
阿魏酸甲酯
阿魏酸甲酯
阿魏酸甲酯
阿魏酸松柏酯
阿魏酸杂质1
阿魏酸异辛酯
阿魏酸哌嗪
阿魏酸二十烷基酯
阿魏酸乙酯
阿魏酸4-O-硫酸二钠盐
阿魏酸-D3
阿魏酸
阿魏酸
阿魏酰酪胺
间羟基肉桂酸
间羟基肉桂酸
间硝基肉桂酸
间甲基肉桂酸
间甲基反式肉桂酸甲酯
间氯肉桂酸
间三氟甲氧基肉桂酸甲酯
间-香豆酸
间-(三氟甲基)-肉桂酸
锂(E)-2-溴-3-苯基丙烯酸酯
钠二乙基2-[(氧代氨基)-苯基亚甲基]丙二酸酯盐
酪氨酸磷酸化抑制剂AG 556
酪氨酸磷酸化抑制剂AG 527
酪氨酸磷酸化抑制剂AG 490
酪氨酸磷酸化抑制剂A46
酪氨酸磷酸化抑制剂 AG 30
相关结构分类
有机杂环化合物
木脂素、新木脂素和相关化合物
核苷、核苷酸和类似物
有机阴离子
有机氧化合物
有机硫化合物
碳化物
苯类化合物
脂质和类脂质分子
生物碱及其衍生物
叠烯
有机酸及其衍生物
有机氮化合物
乙炔化物
卡宾
碳氢化合物衍生物
有机聚合物
有机1,3-偶极化合物
有机阳离子
碳氢化合物
有机卤素化合物
有机磷化合物
有机盐
苯丙烷和聚酮
有机金属化合物
热门分子
TOP
喹啉 | 91-22-5
水杨醛 | 90-02-8
二溴甲烷 | 74-95-3
谷胱甘肽 | 70-18-8
L-乳酸 | 79-33-4
苯巴比妥 | 50-06-6
辣椒碱 | 404-86-4
非那明 | 300-62-9
百草枯 | 4685-14-7
联苯烯 | 259-79-0
香茅醛 | 106-23-0
苯甲腈 | 100-47-0
4-硝基苯肼 | 100-16-3
黄夹苷 | 11018-93-2
上一个:4-(4-carbamothioylphenyl)-2-[(4-methylphenyl)sulfonylamino]-N-phenylbutanamide
下一个:3-(2-methyl-1,2,3,4-tetrahydropyrido[4,3-b]indol-5-yl)-N-(4-methoxyphenyl)propionam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