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S,5R)-[5-(5-[1,3]dioxolan-2-ylpentyl)-2,2-dimethyl[1,3]dioxolan-4-yl]methyl iodide | 1214881-90-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S,5R)-[5-(5-[1,3]dioxolan-2-ylpentyl)-2,2-dimethyl[1,3]dioxolan-4-yl]methyl iodide
英文别名
(4R,5S)-4-[5-(1,3-dioxolan-2-yl)pentyl]-5-(iodomethyl)-2,2-dimethyl-1,3-dioxolane
(4S,5R)-[5-(5-[1,3]dioxolan-2-ylpentyl)-2,2-dimethyl[1,3]dioxolan-4-yl]methyl iodide化学式
CAS
1214881-90-9
化学式
C14H25IO4
mdl
——
分子量
384.255
InChiKey
KLCVUYVUQCJBNF-VXGBXAGG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3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7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36.9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S,5R)-[5-(5-[1,3]dioxolan-2-ylpentyl)-2,2-dimethyl[1,3]dioxolan-4-yl]methyl iodide乙烯基氯化镁六甲基磷酰三胺copper(l) iodide氯化铵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以97%的产率得到2-(5-((4R,5R)-5-allyl-2,2-dimethyl-1,3-dioxolan-4-yl)pentyl)-1,3-dioxolan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I 2介导的脱保护和闭环串联反应合成三硫酸环二亚胺单醇的C 5 –C 30片段
    摘要:
    海洋天然产物环硫酸二环亚氨基三醇显示出中等的HIV-1整合酶抑制活性。它的新颖结构激发了我们对其进行合成的兴趣。在我们的总合成努力中,基于合理的逆向合成分析,将天然产物分为四个片段。用正交保护成功制备了所有四个片段。在NaHCO 3存在下,通过I 2介导的脱保护和分子内缩酮形成串联反应,片段A和片段B的装配提供了C 5 –C 30关键亚基。在MeCN中。我们的工作提供了灵活实用的方法来合成和衍生基于3,5,7-三取代的6,8-二氧杂双环[3.2.1]辛烷的类似物,以寻找新的结构HIV-1整合酶抑制剂。
    DOI:
    10.1016/j.tet.2009.12.024
  • 作为产物:
    描述:
    (4R,5R)-[5-(5-[1,3]dioxolan-2-ylpentyl)-2,2-dimethyl[1,3]dioxolan-4-yl]methanol咪唑三苯基膦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以84%的产率得到(4S,5R)-[5-(5-[1,3]dioxolan-2-ylpentyl)-2,2-dimethyl[1,3]dioxolan-4-yl]methyl iodid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I 2介导的脱保护和闭环串联反应合成三硫酸环二亚胺单醇的C 5 –C 30片段
    摘要:
    海洋天然产物环硫酸二环亚氨基三醇显示出中等的HIV-1整合酶抑制活性。它的新颖结构激发了我们对其进行合成的兴趣。在我们的总合成努力中,基于合理的逆向合成分析,将天然产物分为四个片段。用正交保护成功制备了所有四个片段。在NaHCO 3存在下,通过I 2介导的脱保护和分子内缩酮形成串联反应,片段A和片段B的装配提供了C 5 –C 30关键亚基。在MeCN中。我们的工作提供了灵活实用的方法来合成和衍生基于3,5,7-三取代的6,8-二氧杂双环[3.2.1]辛烷的类似物,以寻找新的结构HIV-1整合酶抑制剂。
    DOI:
    10.1016/j.tet.2009.12.02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