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dimethyl 2-(1-(tert-butoxycarbonyl)pyrrolidine-2-carboxamido)biphenyl-4,4'-dicarboxylate | 1283676-80-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imethyl 2-(1-(tert-butoxycarbonyl)pyrrolidine-2-carboxamido)biphenyl-4,4'-dicarboxylate
英文别名
——
dimethyl 2-(1-(tert-butoxycarbonyl)pyrrolidine-2-carboxamido)biphenyl-4,4'-dicarboxylate化学式
CAS
1283676-80-1
化学式
C26H30N2O7
mdl
——
分子量
482.533
InChiKey
BPSNAKATUKLGGH-NRFANRHF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630.7±55.0 °C(predicted)
  • 密度:
    1.248±0.06 g/cm3(Temp: 20 °C; Press: 760 Torr)(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26
  • 重原子数:
    35.0
  • 可旋转键数:
    5.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8
  • 拓扑面积:
    111.24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7.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脯氨酸官能化的UiO-67和UiO-68型金属有机骨架在Aldol加成反应中显示出反向的非对映选择性
    摘要:
    用脯氨酸对二羧酸酯连接基进行功能化可生成催化活性的金属有机骨架(MOF),用于非对映选择性的羟醛加成。由于具有高鲁棒性和化学稳定性,因此选择了锆基MOF(即UiO-67和UiO-68)作为催化剂主体。在MOF合成过程中,利用Boc保护的脯氨酸功能化接头H 2 bpdc-NHProBoc和H 2 tpdc-NHProBoc原位实现了Boc基团的脱保护而没有外消旋化,从而可以将对映纯的手性MOF直接应用于催化反应中,而无需进一步的后合成处理。使用4-硝基苯甲醛和环己酮的模型反应,使用溶剂筛选和动力学研究以及循环测试来评估非对映选择性羟醛加成的条件。使用乙醇作为溶剂,可以在合理的反应时间内获得高产率(高达97%)。与由1-脯氨酸及其衍生物催化的均相催化反应相比,MOF显示出相反的非对映选择性,这归因于有限的孔隙空间中的催化位点,使这类材料成为用于精细化学品生产的有希望的催化剂。
    DOI:
    10.1021/acs.chemmater.5b04575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介孔金属有机骨架DUT-32的脯氨酸官能化
    摘要:
    应用了连接子功能化策略,将脯氨酸部分掺入金属-有机框架(MOF)中。在DUT-32(DUT =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的合成中,当4,4'-联苯二甲酸被Boc保护的脯氨酸官能化的连接基(H 2 L)取代时,高度多孔的对映体纯MOF(DUT-32获得了-NHProBoc),这可以通过对映选择性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量和固态NMR实验来证实。手性侧基脯氨酸的同位素标记可实现高灵敏度的一维和二维固态13 C NMR实验。对于装有(S)-1-苯基-2,2,2-三氟乙醇[[ S)-TFPE],脯氨酸基团的迁移率比(R)-TFPE的样品低。这表明移位剂(S)-TFPE与手性部分的优选相互作用。该化合物的高孔隙率表现为肉桂酸乙酯的极高吸附能力。但是,MOF中Boc-脯氨酸的合成后热脱保护导致手性中心的外消旋化,这已通过立体选择性HPLC实验和醛醇加成的不对称催化得到了证实。
    DOI:
    10.1021/ic502380q
  • 作为试剂: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脯氨酸官能化的UiO-67和UiO-68型金属有机骨架在Aldol加成反应中显示出反向的非对映选择性
    摘要:
    用脯氨酸对二羧酸酯连接基进行功能化可生成催化活性的金属有机骨架(MOF),用于非对映选择性的羟醛加成。由于具有高鲁棒性和化学稳定性,因此选择了锆基MOF(即UiO-67和UiO-68)作为催化剂主体。在MOF合成过程中,利用Boc保护的脯氨酸功能化接头H 2 bpdc-NHProBoc和H 2 tpdc-NHProBoc原位实现了Boc基团的脱保护而没有外消旋化,从而可以将对映纯的手性MOF直接应用于催化反应中,而无需进一步的后合成处理。使用4-硝基苯甲醛和环己酮的模型反应,使用溶剂筛选和动力学研究以及循环测试来评估非对映选择性羟醛加成的条件。使用乙醇作为溶剂,可以在合理的反应时间内获得高产率(高达97%)。与由1-脯氨酸及其衍生物催化的均相催化反应相比,MOF显示出相反的非对映选择性,这归因于有限的孔隙空间中的催化位点,使这类材料成为用于精细化学品生产的有希望的催化剂。
    DOI:
    10.1021/acs.chemmater.5b0457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 General Thermolabile Protecting Group Strategy for Organocatalytic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作者:David J. Lun、Geoffrey I. N. Waterhouse、Shane G. Telfer
    DOI:10.1021/ja202223d
    日期:2011.4.20
    We present a general strategy for incorporating organocatalytic moieties into metal organic frameworks (MOFs). The organocatalytic units are protected by a thermolabile protecting group during MOF synthesis and then unveiled by a simple postsynthetic heating step. The strategy is exemplified using a thermolabile tert-butoxycarbonyl (Boc) protecting group for a proline moiety, the removal of which endows the resulting cubic zinc(II) IRMOF with catalytic activity for asymmetric aldol reactions. The bulky Boc groups also prevent framework interpenetration, producing open MOFs that can admit relatively large substrates.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