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di-tert-butyl 3-aminopropylphosphonate | 878548-90-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i-tert-butyl 3-aminopropylphosphonate
英文别名
3-[Bis[(2-methylpropan-2-yl)oxy]phosphoryl]propan-1-amine
di-tert-butyl 3-aminopropylphosphonate化学式
CAS
878548-90-4
化学式
C11H26NO3P
mdl
——
分子量
251.306
InChiKey
URIWLIUNTRGSKZ-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20.9±25.0 °C(Predicted)
  • 密度:
    1.002±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9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7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61.6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di-tert-butyl 3-aminopropylphosphonate 、 1-(4,5-dimethoxy-2-nitrophenyl)-2-methylpropyl N-succinimidyl carbonate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4.0h, 以85%的产率得到1-(4,5-dimethoxy-2-nitrophenyl)-2-methylpropyl N-(3-(di-tert-butylphosphoryl)propyl)carbam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化合物、表面処理剤、及び表面処理方法
    摘要:
    提供一种适用于作为表面处理剂的稳定性高的新化合物,包括该化合物的表面处理剂和表面处理方法。所述化合物由下式(I)表示。(R1-R4分别独立地为H、烷基或可取代的全氟烷基的醚基;R5为H或可取代的含卤素原子的C1-6烷基;X表示基团,可为-OCONH-、-OCOS-、-OCOO-、-NH-、-S-、-O-、-OCO-中的任意一种;R6为亚烷基基团,当X不为-OCONH-时,或者为单键或亚烷基基团,当X为-OCONH-时。)【选定图】图1
    公开号:
    JP2016210778A
  • 作为产物:
    描述:
    di-tert-butyl 3-phthalimido-N-propylphosphonat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5.0h, 以77%的产率得到di-tert-butyl 3-aminopropylphosphonate
    参考文献:
    名称:
    探讨抑制 HDM2-p53 相互作用的拟肽的结构要求
    摘要:
    许多细胞过程受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控制,对这些相互作用的选择性抑制可能会导致开发多种疾病的新疗法。在癌症领域,与蛋白质 p53 结合并使其失活的蛋白质人类双分钟 2 (HDM2) 的过度表达与肿瘤侵袭性和耐药性有关。一般来说,抑制蛋白质-蛋白质与合成分子的相互作用是具有挑战性的,目前仍然是药物开发的一个未知领域。创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抑制剂的一种策略是重新创建参与一种蛋白质与另一种蛋白质结合的侧链的三维排列,使用非天然支架作为侧链的连接点。在这项研究中,我们使用寡聚类肽作为支架开始制定通用策略,在该策略中我们可以合理地设计可以优化以抑制蛋白质 - 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合成分子。HDM2-p53 复合物的结构信息用于设计我们的第一类拟肽抑制剂,我们在此详细提供了用适当的侧链修饰拟肽的策略,这些侧链是 HDM2-p53 结合的有效抑制剂。虽然我们最初尝试开发刚性螺旋类肽作为 HDM2 结合
    DOI:
    10.1021/ja056344c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3-BOC-5-甲基-1,2,3-氧杂噻唑烷-2,2-二氧化物 (R)-2-苯基-3-羟基丙酸 (R)-2-羟基-2-(2-(2-(2-甲氧基-5-甲基吡啶-3-基)乙基)-琥珀酸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S)-4-叔丁基-1,2,3-氧杂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i-丙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4R)-4-叔丁基-1,2,3-氧杂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3R)-2,3-二羟基-3-(2-吡啶基)丙酸乙酯,N-氧化物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2-三甲基甲硅烷基)-乙氧基甲基三氟硼酸钾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11bR,11''bR)-2,2''-[氧双(亚甲基)]双[4-羟基-4,4''-二氧化物-二萘并[2,1-d:1'',2''-f][1,3,2]二氧磷杂七环 (11aR)-10,11,12,13-四氢-5-羟基-3,7-二-1-萘-5-氧化物-二茚基[7,1-de:1'',7''-fg][1,3,2]二氧杂磷杂八环 (1-氨基丁基)磷酸 (-)-N-[(2S,3R)-3-氨基-2-羟基-4-苯基丁酰基]-L-亮氨酸甲酯 齐特巴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