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普卢利沙星杂质 | 156834-57-0

中文名称
普卢利沙星杂质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6-fluoro-1-methyl-4-oxo-7-<4-<(2-oxo-1-methylenepropyl)oxycarbonyl>-1-piperazinyl>-4H-<1,3>thiazeto<3,2-a>quinoline-3-carboxylic acid
英文别名
——
普卢利沙星杂质化学式
CAS
156834-57-0
化学式
C21H20FN3O6S
mdl
——
分子量
461.471
InChiKey
JAVPZMHOIZEVQM-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698.8±55.0 °C(Predicted)
  • 密度:
    1.56±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82
  • 重原子数:
    32.0
  • 可旋转键数:
    4.0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3
  • 拓扑面积:
    109.15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8.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6-氟-7-哌嗪-1-甲基-4-氧-[1,3]硫氮杂环[3,2-a]-喹啉-3-羧酸普卢利沙星杂质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生成 7-<4-<1-<4-(3-carboxy-6-fluoro-1-methyl-4-oxo-4H-<1,3>thiazeto<3,2-a>quinolin-7-yl)>-1-piperazinylmethyl>-2-oxopropoxycarbonyl>-1-piperazinyl>-6-fluoro-1-methyl-4-oxo-4H-<1,3>thazeto<3,2-a>quinoline-3-carboxyl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抗菌剂(NM441)的合成研究。I. 4-(Bromomethyl)-5-methyl-1,3-dioxol-2-one 与 1-Substituted Piperazine (NM394) 反应的动力学和机理
    摘要:
    当叔胺 (4,NM441) 由 4-bromomethyl-5-methyl-1,3-dioxol-2-one (DMDO-Br) 和仲胺 (3,NM394) 在 N,N-二甲基甲酰胺中合成时 ( DMF)、季铵盐5、开环化合物6和1,2-加合物7作为副产物形成。叔胺 4 是由 3 亲核攻击 α-碳对 DMDO-Br 的溴原子形成的。开环化合物6是由3亲核攻击DMDO-Br的羰基碳形成的。季铵盐 5 是通过 DMDO-Br 与 4 的反应(门舒特金反应)形成的。7 形成的主要途径是 3 到 6 的迈克尔加成。研究了反应动力学,并根据动力学结果提出了获得 4 抑制 5、6 和 7 形成的方法。
    DOI:
    10.1246/bcsj.67.1419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抗菌剂(NM441)的合成研究。I. 4-(Bromomethyl)-5-methyl-1,3-dioxol-2-one 与 1-Substituted Piperazine (NM394) 反应的动力学和机理
    摘要:
    当叔胺 (4,NM441) 由 4-bromomethyl-5-methyl-1,3-dioxol-2-one (DMDO-Br) 和仲胺 (3,NM394) 在 N,N-二甲基甲酰胺中合成时 ( DMF)、季铵盐5、开环化合物6和1,2-加合物7作为副产物形成。叔胺 4 是由 3 亲核攻击 α-碳对 DMDO-Br 的溴原子形成的。开环化合物6是由3亲核攻击DMDO-Br的羰基碳形成的。季铵盐 5 是通过 DMDO-Br 与 4 的反应(门舒特金反应)形成的。7 形成的主要途径是 3 到 6 的迈克尔加成。研究了反应动力学,并根据动力学结果提出了获得 4 抑制 5、6 和 7 形成的方法。
    DOI:
    10.1246/bcsj.67.141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