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4-二(4'-戊烯基)苯 | 201743-57-9

中文名称
1,4-二(4'-戊烯基)苯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4-di(4'-pentenyl)benzene
英文别名
1,4-di(4-penten-1-yl)benzene;1,4-Bis(pent-4-enyl)benzene
1,4-二(4'-戊烯基)苯化学式
CAS
201743-57-9
化学式
C16H22
mdl
——
分子量
214.351
InChiKey
QAZCALMWCIJZGB-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299.8±20.0 °C(Predicted)
  • 密度:
    0.877±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7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8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8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4-二(4'-戊烯基)苯五氯化钽 、 palladium dichlor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12.0h, 以84%的产率得到1,4-di((E)-1-penten-1-yl)benzene
    参考文献:
    名称:
    氯化钽加速钯催化不饱和烃的双键迁移†
    摘要:
    描述了操作简单的钯催化的双键迁移,而没有含杂原子的配位官能团。TaCl 5作为第二种催化剂的加入极大地提高了迁移效率,可通过迁移多达五个碳链来提供β-烷基苯乙烯。两种催化剂都是可商购的,并且在中性条件下在没有外部配体的情况下进行反应。该反应通过产生π-烯丙基钯物质进行,该反应使烯丙基醚存在下烃的化学选择性双键迁移成为可能。还使用FeCl 3作为第二催化剂证明了通过双键迁移实现的远程官能化。
    DOI:
    10.1039/c9cc00223e
  • 作为产物:
    描述:
    对苯二甲醛三乙基硅烷三氟化硼乙醚magnesium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3.0h, 生成 1,4-二(4'-戊烯基)苯
    参考文献:
    名称:
    氯化钽加速钯催化不饱和烃的双键迁移†
    摘要:
    描述了操作简单的钯催化的双键迁移,而没有含杂原子的配位官能团。TaCl 5作为第二种催化剂的加入极大地提高了迁移效率,可通过迁移多达五个碳链来提供β-烷基苯乙烯。两种催化剂都是可商购的,并且在中性条件下在没有外部配体的情况下进行反应。该反应通过产生π-烯丙基钯物质进行,该反应使烯丙基醚存在下烃的化学选择性双键迁移成为可能。还使用FeCl 3作为第二催化剂证明了通过双键迁移实现的远程官能化。
    DOI:
    10.1039/c9cc00223e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apid Solid-Phase Syntheses of Conjugated Homooligomers and [AB] Alternating Block Cooligomers of Precise Length and Constitution
    作者:Shenlin Huang、James M. Tour
    DOI:10.1021/jo991201s
    日期:1999.11.1
    is liberated from the polymer support and then coupled with the polymer-supported portion to form a polymer-supported (3n + 2)-mer with new alpha,omega-terminal iodide end groups. The process is then repeated. The solid-supported material thereby grows in two directions, unlike the common approach of unidirectional growth. This polymer-supported strategy serves as a pseudo high dilution system so that
    描述了精确定义的低聚物的新的迭代发散/会聚固相合成。起始单体被固定在固体载体上,因此两端自由生长。聚合物负载的带有α,ω-末端化物的n-mer分为两部分。通过将α,ω-二炔与两个化物末端偶联,将较小的部分转化为聚合物负载的(n + 2)-mer。较大的部分从聚合物载体上释放出来,然后与聚合物支撑的部分偶联形成具有新的α,ω-末端化物端基的聚合物支撑的(3n + 2)-mer。然后重复该过程。因此,与单向生长的常规方法不同,固体支撑材料在两个方向上生长。这种聚合物支持的策略用作假高稀释系统,因此不会发生不必要的聚合。因此,在每次迭代之后,低聚物的长度增加了三倍以上,这使其成为用于精确低聚物合成的快速增长方法。该方法通过七个步骤合成长度约为120Å的17-mer寡聚(1,4-亚基亚乙炔基)证明,总产率为20%。此固相支持的发散/会聚三联方案也用于合成整体上包含低聚(1,4-亚乙炔基)和低聚(2
  • Rapid Solid-Phase Synthesis of Oligo(1,4-phenylene ethynylene)s by a Divergent/Convergent Tripling Strategy
    作者:Shenlin Huang、James M. Tour
    DOI:10.1021/ja984138h
    日期:1999.5.1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