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由于在多诺万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上发现了不同的唾液酸(SA)衍生物,因此我们研究了它们在引起不同形式疾病的不同利什曼原虫菌株上的状况。本研究包括引起皮肤利什曼病的 Leishmaniiatropica (K27)、Leishmaniiamajor (JISH118) 和 Leishmaniamexicana (LV4),引起弥漫性利什曼病的 Leishmaniabraziliensis (L280) 和 Leishmaniaamazonensis (LV81),以及引起内脏利什曼病的 Leishmaniainfantum (MON29)。尽管这些菌株的致病机理十分相似,但它们的 SA 分布却各不相同。K27、JISH118、L280和MON29被归类为高SA含量菌株,它们的9-O-乙酰基Sialic酸(9-O-AcSAhigh)含量较高,而LV4和LV81的SA含量则大大降低。有趣的是,在暴露于 NaNO2 后,9-O-AcSAhigh 原核细胞的存活率明显高于其去 O-乙酰化形式,这表明 9-O-AcSA 参与了一氧化氮(NO)抗性的赋予。与去 O-乙酰化形式相比,9-O-AcSA 高原生体感染人类巨噬细胞后,细胞内存活率提高,这表明它们有助于提高存活率。此外,感染了 9-O-AcSAhigh 原鞭毛虫的巨噬细胞上清液中 NO、白细胞介素-12 和干扰素-γ 的积累减少,这表明利什曼杀宿主反应受到抑制。然而,9-O-AcSA含量最低的LV4和LV81在去O-乙酰化前后的NO抗性、繁殖能力和宿主反应都没有改变,这表明可能有其他决定因素的参与,而这些因素可能是其固有寄生属性的一个功能。因此,9-O-AcSA 水平的提高是通过抑制宿主反应来增强寄生虫对 NO 的抗性和存活能力的潜在决定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