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3-bis(phenylethynyl)azulene | 61035-81-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3-bis(phenylethynyl)azulene
英文别名
Di(phenylethinyl)azulen;1,3-Bis(2-phenylethynyl)azulene
1,3-bis(phenylethynyl)azulene化学式
CAS
61035-81-2
化学式
C26H16
mdl
——
分子量
328.413
InChiKey
YFXOHAIKYUNCRN-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9
  • 重原子数:
    26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z烯中2,6-连接性的影响:光学性质和刺激响应行为†
    摘要:
    已经评估了氧化还原活性,小的施主受体分子氮杂作为潜在光电应用的核心结构的可能。合成和二(苯基乙炔基)甘菊环的不同异构体的表征1-4已被成功地进行。还研究了光物理性质及其反映其相应电子性质的刺激响应行为。实验观察表明,2,6-连接(3)表现出强烈的发光,并显示出在酸处理后最强的刺激响应行为。DFT计算3 揭示了在氮杂烯的2和6位上炔取代基对基态和激发态的最大贡献,这使得在氮杂烯上的2,6-连接性成为低带隙共轭材料的非常有希望的候选者。
    DOI:
    10.1039/c3tc31610f
  • 作为产物:
    描述:
    1,3-二碘甘菊蓝 以81%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NEFEDOV V. A.; TARYGINA L. K., ZH. ORGAN. XIMII , 1976, 12, HO 8, 1763-1769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Investigation of sp<sup>2</sup>-sp Coupling for Electron-Enriched Aryl Dihalides under Oxygen-Free Sonogashira Coupling Reaction Conditions Using a Two-Chamber Reaction System
    作者:Xue-Yi Chen、Charles Barnes、Jerry R. Dias、T. C. Sandreczki
    DOI:10.1002/chem.200801541
    日期:2009.2.16
    formed during Sonogashira reactions; after complete reaction the solution retains a characteristic light color (see picture). Very sluggish Sonogashira reactions of electron‐enriched aryl diiodid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in high yield in an oxygen‐free, two‐chamber reaction system. The formation of triethylamine hydroiodide crystals was monitored to determine the completion of reaction.
    在Sonogashira反应过程中形成了三乙胺氢碘酸盐晶体。反应完成后,溶液保持特征性的浅色(见图)。富电子的芳基二化物的非常缓慢的Sonogashira反应在无,两腔反​​应系统中以高收率进行。监测三乙胺化物晶体的形成,以确定反应的完成。
  • Nefedov,V.A.; Tarygina,L.K.,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USSR (English Translation), 1976, vol. 12, p. 1730 - 1735
    作者:Nefedov,V.A.、Tarygina,L.K.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