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2-methoxy-6-(4,4,5,5-tetramethyl-1,3,2-dioxaborolan-2-yl)phenyl)ethanone | 1350374-44-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2-methoxy-6-(4,4,5,5-tetramethyl-1,3,2-dioxaborolan-2-yl)phenyl)ethanone
英文别名
1-[2-Methoxy-6-(4,4,5,5-tetramethyl-1,3,2-dioxaborolan-2-yl)phenyl]ethanone;1-[2-methoxy-6-(4,4,5,5-tetramethyl-1,3,2-dioxaborolan-2-yl)phenyl]ethanone
1-(2-methoxy-6-(4,4,5,5-tetramethyl-1,3,2-dioxaborolan-2-yl)phenyl)ethanone化学式
CAS
1350374-44-5
化学式
C15H21BO4
mdl
——
分子量
276.14
InChiKey
BYTZSASKKGMOEK-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2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3
  • 拓扑面积:
    44.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N-甲苯磺酰hydr在金属催化的电子富集的碳转移反应中实现位点选择性
    摘要:
    在该研究中,实现了对由邻烯基取代的N-甲苯磺酰hydr酮原位生成的富电子烷基,芳基二取代的碳烯的位点选择性的催化剂控制。这些底物暴露于碘化铜引发了α-烷氧基2 H-萘烯酮的形成。这项研究确定,将催化剂改为羧酸铑(II)可以关闭环化和富电子的金属卡宾与β-羧酸盐的迁移,并开启烯丙基C–H键功能化以非对映选择性提供1 H-茚。对该反应范围的检查表明,可以将醚基,氨基亚甲基和未活化的2°C–H键官能化。
    DOI:
    10.1021/acs.orglett.7b01694
  • 作为产物:
    描述:
    2'-甲氧基苯乙酮联硼酸频那醇酯5-甲基-2-(噻吩-3-基)吡啶 、 (1,5-cyclooctadiene)(methoxy)iridium(I) dimer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24.03h, 以87%的产率得到1-(2-methoxy-6-(4,4,5,5-tetramethyl-1,3,2-dioxaborolan-2-yl)phenyl)ethanone
    参考文献:
    名称:
    用于定向 C(sp2)–H 和 C(sp3)–H 硼酸化不同类型底物的显着高效铱催化剂
    摘要:
    在这里,我们描述了一类新的 C-H 硼化催化剂的发现及其在芳族、杂芳族和脂肪族系统的区域选择性 C-H 硼化中的应用。新催化剂具有 Ir-C(噻吩基) 或 Ir-C(呋喃基) 阴离子配体,而不是标准 C-H 硼化条件中使用的二胺型中性螯合配体。据报道,这些新发现的催化剂的使用对不同种类的芳烃底物显示出优异的反应性和邻位选择性,并具有高分离产率。此外,该催化剂被证明对大量脂肪族底物的选择性 C(sp 3)–H 键硼化。杂环分子利用 C-H 键固有的高反应性选择性地硼化。已经使用相同的催化剂描述了许多后期 C-H 功能化。此外,我们表明其中一种催化剂甚至可以在露天用于 C(sp 2 )-H 和 C(sp 3 )-H 硼酸化,从而使该方法更加通用。初步的机理研究表明,活性催化中间体是 Ir(bis)boryl 络合物,连接的配体作为双齿配体。总的来说,这项研究强调了新型 C-H 硼酸化催化剂的发现,这些催化剂应该在
    DOI:
    10.1021/jacs.0c1341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pper‐Catalyzed Formation of α‐Alkoxycycloalkenones from <i>N</i> ‐Tosylhydrazones
    作者:Naijing Su、Juliana A. Theorell、Donald J. Wink、Tom G. Driver
    DOI:10.1002/anie.201505993
    日期:2015.10.26
    The combination of 20 mol % of copper iodide and lithium tert‐butoxide triggers the formation of a broad range of substituted, functionalized α‐alkoxy 2H‐naphthalenones from readily available Ntosylhydrazones. The data suggests that this transformation occurs through cycloaddition of a copper carbenoid with an ester, followed by a Lewis acid‐catalyzed [1,2] alkyl shift of the in situ generated alkoxyepoxide
    20 mol%的碘化亚铜叔丁醇锂的组合会触发从很容易获得的N-甲苯磺酰azo生成大量取代的,官能化的α-烷氧基2 H-烯酮。数据表明,这种转变是通过类与酯的环加成反应发生的,然后是路易斯酸催化的原位生成的烷氧基环氧中间体的[1,2]烷基转移。
  • Iridium-catalyzed<i>ortho</i>-C–H Borylation of Aryl Ketones with Bis(pinacolato)diboron
    作者:Hiroshi Itoh、Takao Kikuchi、Tatsuo Ishiyama、Norio Miyaura
    DOI:10.1246/cl.2011.1007
    日期:2011.9.5
    ortho-Selective C–H borylation of aryl ketones with bis(pinacolato)diboron proceeded at 120 °C in octane in the presence of a catalytic amount of iridium(I) complexes comprising 1/2[Ir(OMe)(cod)]2 and AsPh3.
    以双(频哪醇)二为原料,在含有(I)配合物1/2[Ir(OMe)(cod)]2和AsPh3的催化量存在下,在辛烷中于120°C进行芳基酮的ortho选择性C-H化反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