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伊立替康三水合物可用于制备针剂,主要应用于消化系统肿瘤如胃癌、结肠癌、直肠癌及肺癌的治疗,同时也适用于白血病、葡萄胎和绒毛膜上皮癌。伊立替康是一种经过化学结构修饰的天然喜树碱衍生物。
适应症盐酸伊立替康三水合物主要用于晚期大肠癌患者的治疗。该药物可与5-氟尿嘧啶及亚叶酸联合使用,用于未接受过化疗的晚期大肠癌患者;也可作为单一用药,针对经含5-氟尿嘧啶化疗方案治疗失败的患者。
生物活性伊立替康(CPT-11)通过抑制拓扑异构酶I而防止DNA解链。它在体内被羧酸酯酶激活为SN-38,从而能够与其靶点相互作用。IC50浓度下的伊立替康在LoVo细胞和HT-29细胞系中诱导相似量的可裂解复合物。SN-38诱导可裂解复合物浓度依赖性形成,在不同细胞系中的效果无明显差异。然而,伊立替康引起的细胞积聚水平在不同细胞系间存在显著差异。
靶点 表格| Target | Value |
|---|---|
| Topo I |
伊立替康被羧酸酯酶活化为SN-38,从而能够与其靶点,拓扑异构酶I相互作用。IC50浓度下的伊立替康在LoVo细胞和HT-29细胞系中诱导相似量的可裂解复合物。SN-38诱导可裂解复合物形成具有剂量依赖性,在两种细胞系中的效果无显著差异。然而,伊立替康引起的细胞积聚水平在不同细胞系间存在显著差异,在HT-29细胞中的水平始终高于LoVo细胞。伊立替康的内酯E环和SN-38在水溶液中可逆水解,内酯形式与羧酸盐形式之间的互变取决于pH值和温度。伊立替康主要通过肝脏活化为SN-38。对于相同浓度的伊立替康和SN-38葡糖苷酸,在肿瘤和正常组织中,β-葡糖醛酸酶介导的SN-38产率均高于Irinotecan 形成的SN-38产率。伊立替康在肠道、血浆及肿瘤组织中转化为SN-38。此外,伊立替康在小细胞肺癌(SCLC)细胞系中的活性显著高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系,但在组织学分型中未观察到SN-38有明显差异。
体内研究在COLO320异种移植物中,单剂量伊立替康诱导92%的最大生长抑制。与对照组相比,在治疗组的结肠黏膜细胞中观察到DNA链断裂数量显著增加,同时胃、十二指肠和肝脏中拓扑异构酶I与DNA的共价结合数量也显著提高。
用途盐酸伊立替康三水合物主要用于治疗消化系统肿瘤如胃癌、结肠癌、直肠癌及肺癌,同时也适用于白血病、葡萄胎和绒毛膜上皮癌。它是一种经过化学结构修饰的天然喜树碱衍生物,是疗效确切、毒副作用较小的新型抗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肺癌、结直肠癌、胃癌、子宫癌、卵巢癌等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