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酸泼尼松英文名为Prednisone,属于肾上腺皮质激素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它是一些内分泌失调以及免疫性疾病的首选药物,如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与其他糖皮质激素药物一样,醋酸泼尼松片能够治疗各种严重细菌感染、严重支气管哮喘、湿疹、过敏性疾病、红斑狼疮、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肾病综合征、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等疾病。
使用历史1934年,美国化学家爱德华·卡尔文·肯德尔(Edward Calvin Kendall)首次从肾上腺皮质中分离出皮质激素纯结晶。尽管在当时这种神秘结晶对人类没有太大的价值,但肯德尔并未放弃,因为他有一双锐利的钛合金闪亮眼,能够窥探出胜利的曙光。
1945年,德国梅尔克公司基于肯德尔的合成方法,对上述神秘结晶进行改进,最终合成了第一代糖皮质激素药:可的松。不久后,美国医生菲利普斯·亨奇(Philips Hench)发现可的松能够有效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美国默克制药公司(Merck)敏锐地嗅到商机,开始生产并推广此药物。
1954年,肯德尔因对激素的研究获得诺贝尔奖。随后,醋酸泼尼松作为更有效的糖皮质激素之一被广泛使用。
化学性质醋酸泼尼松主要用于生化研究,以及作为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抗炎、抗过敏等作用。它是一种重要的药理活性物质,在临床治疗中被广泛应用。
生产方法醋酸可的松经二氧化硒脱氢而得。
用法用量与不良反应口服:一次5~10mg(1~2片),一日10~60mg(2~12片)。
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病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给每日40~60mg(8~12片),病情稳定后逐渐减量。
对药物性皮炎、荨麻疹、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可给泼尼松每日20~40mg(4~8片),症状减轻后减量,每隔1~2日减少5mg(1片)。
防止器官移植排异反应,一般在术前1~2天开始每日口服100mg(20片),术后一周改为每日60mg(12片),以后逐渐减量。
治疗急性白血病、恶性肿瘤,每日口服60~80mg(12~16片),症状缓解后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