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R)-(+)-oxopropaline D acetonide | 261353-90-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R)-(+)-oxopropaline D acetonide
英文别名
1-(2,3-O-isopropylidenepropionyl)-4-methyl-9H-pyrido[3,4-b]indole;[(4R)-2,2-dimethyl-1,3-dioxolan-4-yl]-(4-methyl-9H-pyrido[3,4-b]indol-1-yl)methanone
(R)-(+)-oxopropaline D acetonide化学式
CAS
261353-90-6
化学式
C18H18N2O3
mdl
——
分子量
310.353
InChiKey
DHSRYPVUNOFIRM-CYBMUJFW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60-162 °C
  • 沸点:
    524.8±50.0 °C(Predicted)
  • 密度:
    1.280±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
  • 重原子数:
    23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3
  • 拓扑面积:
    64.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R)-(+)-oxopropaline D acetonide甲醇硫酸 作用下, 反应 1.0h, 以86%的产率得到(-)-oxopropaline D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杀细胞β-咔啉生物碱,氧代脯氨酸D和G的总合成。
    摘要:
    一种新型的β-咔啉核,N-甲氧基甲基-4-甲基-β-咔啉(4)是通过1-氮杂己三烯系统的热电循环反应合成的,其中包括吲哚2,3-键。然后以四步顺序制备关键化合物N-甲氧基甲基-1-甲氧基羰基-4-甲基-β-咔啉(2)。由该关键化合物分四个步骤完成了氧代丙氨酸G(1e)的全合成。此外,通过从2开始的9步应用Sharpless氧化过程,还可以实现(+)-氧代丙胺D(1c)及其对映体的对映选择性全合成。
    DOI:
    10.1248/cpb.48.108
  • 作为产物:
    描述:
    N-methoxymethyl-4-methyl-1-(trifluoromethanesulfonyloxy)-9H-pyrido[3,4-b]indole 在 咪唑甲醇manganese(IV) oxide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 、 palladium diacetate 、 AD-mix-α 、 三氟甲磺酸四丁基氟化铵二异丁基氢化铝对甲苯磺酸三乙胺原甲酸三甲酯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硝基甲烷正己烷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叔丁醇 为溶剂, 反应 62.75h, 生成 (R)-(+)-oxopropaline D acetonide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杀细胞β-咔啉生物碱,氧代脯氨酸D和G的总合成。
    摘要:
    一种新型的β-咔啉核,N-甲氧基甲基-4-甲基-β-咔啉(4)是通过1-氮杂己三烯系统的热电循环反应合成的,其中包括吲哚2,3-键。然后以四步顺序制备关键化合物N-甲氧基甲基-1-甲氧基羰基-4-甲基-β-咔啉(2)。由该关键化合物分四个步骤完成了氧代丙氨酸G(1e)的全合成。此外,通过从2开始的9步应用Sharpless氧化过程,还可以实现(+)-氧代丙胺D(1c)及其对映体的对映选择性全合成。
    DOI:
    10.1248/cpb.48.10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he Absolute Configuration of (+)-Oxopropaline D by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of Specific Rotation and Asymmetric Synthesis.
    作者:Takeshi Kuwada、Miyako Fukui、Toshiyuki Hata、Tominari Choshi、Junko Nobuhiro、Yukio Ono、Satoshi Hibino
    DOI:10.1248/cpb.51.20
    日期:——
    The specific optical rotations of (R)-oxopropaline D calculated by two ab initio MO methods were +52+/-31 degrees and +61+/-29 degrees, respectively, and (+)-oxopropaline D (3) was presumed to have an R-configuration.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oretical result, the reaction of 1-litio-beta-carboline with (R)-glyceraldehyde acetonide followed by oxidation with MnO(2) gave (R)-oxopropaline D acetonide (4a)
    通过两种从头算MO方法计算的(R)-氧代脯氨酸D的比旋光度分别为+52 +/- 31度和+61 +/- 29度,并且(+)-氧代脯氨酸D(3)推定为具有R配置。根据此理论结果,1-litio-beta-carboline与(R)-甘油醛丙酮化物的反应,然后用MnO(2)氧化,得到(R)-氧代丙氨酸D丙酮化物(4a),与以前在各个方面都合成过(+)-氧代丙氨酸D丙酮化物(4)。从理论计算和实验合成的结果,我们确定天然(+)-氧代丙胺D(3)具有R-构型。
  • Total Syntheses of Novel Cytocidal .BETA.-Carboline Alkaloids, Oxopropalines D and G.
    作者:Tominari CHOSHI、Takeshi KUWADA、Miyako FUKUI、Yuhji MATSUYA、Eiichi SUGINO、Satoshi HIBINO
    DOI:10.1248/cpb.48.108
    日期:——
    was synthesized by thermal electrocyclic reaction of a 1-azahexatriene system, involving the indole 2,3-bond. The key compound N-methoxymethyl-1-methoxycarbonyl-4-methyl-beta-carboline (2) was then prepared in a four-step sequence. The total synthesis of oxopropaline G (1e) was achieved from this key compound in four steps. Furthermore, the enantioselective total syntheses of (+)-oxopropaline D (1c)
    一种新型的β-咔啉核,N-甲氧基甲基-4-甲基-β-咔啉(4)是通过1-氮杂己三烯系统的热电循环反应合成的,其中包括吲哚2,3-键。然后以四步顺序制备关键化合物N-甲氧基甲基-1-甲氧基羰基-4-甲基-β-咔啉(2)。由该关键化合物分四个步骤完成了氧代丙氨酸G(1e)的全合成。此外,通过从2开始的9步应用Sharpless氧化过程,还可以实现(+)-氧代丙胺D(1c)及其对映体的对映选择性全合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