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chloro-1,2-propenone | 204848-50-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chloro-1,2-propenone
英文别名
Chloromethylketene
3-chloro-1,2-propenone化学式
CAS
204848-50-0
化学式
C3H3ClO
mdl
——
分子量
90.5092
InChiKey
CDBUGBSLSJWHGL-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1
  • 重原子数:
    5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3
  • 拓扑面积:
    17.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chloro-1,2-propenone烯丙基三甲基硅烷 生成 2-Chloro-2-methyl-trimethylsilylmethylcyclobutanon
    参考文献:
    名称:
    The effect of the trimethylsilylmethyl substituent on ketene cycloadditions
    摘要:
    DOI:
    10.1021/jo00424a034
  • 作为产物:
    描述:
    丙烯酰氯 以 solid matrix 为溶剂, 生成 氯乙烯ethyne - hydrogen chloride 1:1 complex3-chloro-1,2-propen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基质分离的丙烯酰氯的光解:1,3氯的迁移和进一步的演化。
    摘要:
    在λ> / = 310 nm(DeltaE <387 kJ mol(-1))处,光解在10 K下在氩气基质中分离的丙烯酰氯1通过1,3-氯迁移产生3-氯-1,2-丙烯酮4 。没有证据表明形成环丙烯酮或丙二烯酮。4也通过在10 K下照射在氩气基质中分离的3-氯丙酰氯(λ> / = 230 nm)进行合成。通过将实验FT-IR光谱与计算得出的光谱进行比较(从头算在6-31G进行鉴定)水平)。在λ> / = 230 nm处照射1会诱导4发生光解,从而分解为CO和假定的瞬时2-氯亚乙基5和/或分解为HCl的丙二烯酮2。瞬态5通过1,2氢迁移而塌陷以形成基态氯乙烯6。在下一步中 2失去CO以形成新的瞬态,假定为亚乙烯基7,其通过分子内异构化过程产生乙炔,并通过与捕获在同一笼中的HCl的分子间反应产生氯乙烯。CO,HCl,乙炔和氯乙烯是最终反应产物。在基态(S(0))和第一个单重态激发态(S(1))下,从头开始使用MP2
    DOI:
    10.1021/jo971217n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nformational analysis and photolysis of matrix isolated 3-chloropropanoyl chloride monitored by FTIR spectroscopy
    作者:Nathalie Piétri、Jérôme Piot、Jean-Pierre Aycard
    DOI:10.1016/s0022-2860(97)00369-4
    日期:1998.2
    Abstract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a of 3-chloropropanoyl chloride 1, both as a neat liquid and isolated in an argon matrix at 10 K, have been analyzed. These spectra reveal the existence of three conformers, the SA conformer (ф 1(C3C2ClO) = 0° and ф 2(C1C2C3Cl3) = 180°) being the most stable. The semi-empirical PM3 and ab initio 6-31G∗ method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relative stability of
    摘要 分析了 3-氯丙酰氯 1 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它既是纯液体,又是在 10 K 的氩气基质中分离的。这些光谱揭示了三种构象异构体的存在,SA 构象异构体 (ф 1(C3C2ClO) = 0° 和 ф 2(C1C2C3Cl3) = 180°) 是最稳定的。半经验 PM3 和 ab initio 6-31G* 方法用于评估这些构象异构体的相对稳定性,并计算红外光谱。在 λ > 230 nm 处照射 3-氯丙酰氯,产生 3-氯-1,2-丙烯酮 2 和丙烯酰氯 3 作为主要光产物。这些化合物的光解诱导形成 CO、HCl、氯乙烯和乙炔作为最终产物。ν HCl 拉伸模式的变化,低于氩基质中单体 HCl 的频率,表明 HCl : CO 和 HCl 的形成:乙炔配合物。反应产物的鉴定是通过比较实验 FTIR 光谱和文献数据来进行的。
  • The effect of the trimethylsilylmethyl substituent on ketene cycloadditions
    作者:William T. Brady、Theresa C. Cheng
    DOI:10.1021/jo00424a034
    日期:1977.3
  • Photolysis of Matrix-Isolated Acryloyl Chloride:  1,3 Chlorine Migration and Further Evolutions
    作者:Nathalie Piétri、Maurice Monnier、Jean-Pierre Aycard
    DOI:10.1021/jo971217n
    日期:1998.4.1
    Photolysis, at lambda >/= 310 nm (DeltaE < 387 kJ mol(-1)), of acryloyl chloride 1 isolated in argon matrixes at 10 K yields 3-chloro-1,2-propenone 4 through 1,3-chlorine migration. There is no evidence of cyclopropenone or propadienone formation. 4 is also synthesized by irradiation of 3-chloropropanoyl chloride (lambda >/= 230 nm) isolated in argon matrix at 10 K. Identification is performed by comparison
    在λ> / = 310 nm(DeltaE <387 kJ mol(-1))处,光解在10 K下在氩气基质中分离的丙烯酰氯1通过1,3-氯迁移产生3-氯-1,2-丙烯酮4 。没有证据表明形成环丙烯酮或丙二烯酮。4也通过在10 K下照射在氩气基质中分离的3-氯丙酰氯(λ> / = 230 nm)进行合成。通过将实验FT-IR光谱与计算得出的光谱进行比较(从头算在6-31G进行鉴定)水平)。在λ> / = 230 nm处照射1会诱导4发生光解,从而分解为CO和假定的瞬时2-氯亚乙基5和/或分解为HCl的丙二烯酮2。瞬态5通过1,2氢迁移而塌陷以形成基态氯乙烯6。在下一步中 2失去CO以形成新的瞬态,假定为亚乙烯基7,其通过分子内异构化过程产生乙炔,并通过与捕获在同一笼中的HCl的分子间反应产生氯乙烯。CO,HCl,乙炔和氯乙烯是最终反应产物。在基态(S(0))和第一个单重态激发态(S(1))下,从头开始使用MP2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