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4-[(6-methoxyquinolin-8-yl)amino]pentyl}-1,4-diazaspiro[4.6]undecan-2-one | 737004-57-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4-[(6-methoxyquinolin-8-yl)amino]pentyl}-1,4-diazaspiro[4.6]undecan-2-one
英文别名
4-[4-[(6-Methoxyquinolin-8-yl)amino]pentyl]-1,4-diazaspiro[4.6]undecan-3-one;4-[4-[(6-methoxyquinolin-8-yl)amino]pentyl]-1,4-diazaspiro[4.6]undecan-3-one
3-{4-[(6-methoxyquinolin-8-yl)amino]pentyl}-1,4-diazaspiro[4.6]undecan-2-one化学式
CAS
737004-57-8
化学式
C24H34N4O2
mdl
——
分子量
410.56
InChiKey
YHSCARBYZHVZPT-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4
  • 重原子数:
    30
  • 可旋转键数:
    7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8
  • 拓扑面积:
    66.5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伯氨喹的咪唑啉丁-4-酮衍生物的反应性:对前药设计的启示
    摘要:
    与基于肽的咪唑啉丁-4-酮相比,由抗疟疾药物的N-(α-氨基酰基)衍生物,伯氨喹和酮合成的那些在37°C的pH 7.4中出乎意料地稳定。在60°C的pH范围0.3–13.5下,研究了基于伯氨喹的咪唑啉丁-4-酮的水解动力学。水解成母体α-氨基酰基伯氨喹的特征是S形的pH速率分布,反映了咪唑烷二-4-酮的结合形式和质子化形式(在N-1下)的自发分解。动力学确定的p K a值为ca。3.6–4.0,即4 p K a单元比氨基酸酰胺的单元低,因此暗示在pH 7.4的咪唑烷基-4-酮的水解涉及联合形式。该形式的反应性随氨基酸α-取代基的空间拥挤而降低。与此相反,速率常数的非离子化形式急剧增加用于从环酮衍生的咪唑烷-4-酮,可由解释的观察自发分解余应变(内应变)的影响。这些结果与水解的涉及一个S的机制一致Ñ酰胺基离去后,咪唑啉丁-4-一C2-N3键的1型单分子裂解。在计算研究的支持下,质子化咪唑啉丁
    DOI:
    10.1016/j.tet.2006.08.026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伯氨喹的咪唑啉丁-4-酮和1 H-咪唑并[2,1 - a ]异吲哚-2,5(3 H,9b H)-二酮衍生物的合成:范围和局限性
    摘要:
    描述了伯氨喹的咪唑啉丁-4-酮衍生物作为潜在的抗疟药的合成。在三个步骤中合成的目标化合物:(ⅰ)的缩合(±)-primaquine用N α -保护的氨基酸,(ⅱ)除去N-的α保护基团,和(iii)的N acylprimaquine与反应羰基化合物:丙酮,三个环酮和藜芦醛。在得到第三步骤,使用2-甲酰基苯甲酸1 H ^ -咪唑并[2,1-一个]异吲哚-2,5(3 ħ,9B ħ) -二酮。分离出的所有产物均具有良好的收率。咪唑啉丁-4-酮是所有可能的非对映异构体的等量混合物,而1 H-咪唑并[2,1-以立体选择性的方式产生]异吲哚-2,5(3 H,9b H)-二酮。化合物在pH 7.4缓冲液中水解非常缓慢(t 1/2 5–30 d),释放出伯氨喹。这些伯氨喹衍生物正在接受生物学检测,其抗疟活性的初步结果令人鼓舞。
    DOI:
    10.1016/j.tet.2004.04.07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of imidazolidin-4-one and 1H-imidazo[2,1-a]isoindole-2,5(3H,9bH)-dione derivatives of primaquine: scope and limitations
    作者:Paula Gomes、Maria João Araújo、Manuela Rodrigues、Nuno Vale、Zélia Azevedo、Jim Iley、Paula Chambel、José Morais、Rui Moreira
    DOI:10.1016/j.tet.2004.04.077
    日期:2004.6
    The synthesis of imidazolidin-4-one derivatives of primaquine as potential antimalarial agents is described. The target compounds were synthesized in three steps: (i) condensation of (±)-primaquine with Nα-protected amino acids, (ii) removal of the Nα-protecting group, and (iii) reaction of the N-acylprimaquine with a carbonyl compound: acetone, three cyclic ketones and veratraldehyde. Using 2-formylbenzoic
    描述了伯氨喹的咪唑啉丁-4-酮衍生物作为潜在的抗疟药的合成。在三个步骤中合成的目标化合物:(ⅰ)的缩合(±)-primaquine用N α -保护的氨基酸,(ⅱ)除去N-的α保护基团,和(iii)的N acylprimaquine与反应羰基化合物:丙酮,三个环酮和藜芦醛。在得到第三步骤,使用2-甲酰基苯甲酸1 H ^ -咪唑并[2,1-一个]异吲哚-2,5(3 ħ,9B ħ) -二酮。分离出的所有产物均具有良好的收率。咪唑啉丁-4-酮是所有可能的非对映异构体的等量混合物,而1 H-咪唑并[2,1-以立体选择性的方式产生]异吲哚-2,5(3 H,9b H)-二酮。化合物在pH 7.4缓冲液中水解非常缓慢(t 1/2 5–30 d),释放出伯氨喹。这些伯氨喹衍生物正在接受生物学检测,其抗疟活性的初步结果令人鼓舞。
  • Reactivity of imidazolidin-4-one derivatives of primaquine: implications for prodrug design
    作者:Paula Chambel、Rita Capela、Francisca Lopes、Jim Iley、José Morais、Luís Gouveia、José R.B. Gomes、Paula Gomes、Rui Moreira
    DOI:10.1016/j.tet.2006.08.026
    日期:2006.10
    imidazolidin-4-one. The kinetically determined pKa values are ca. 3.6–4.0, i.e., 4 pKa units lower than those of amino acid amides, thus implying that hydrolysis of imidazolidin-4-ones at pH 7.4 involves the unionized form. Reactivity of this form decreases with the steric crowding of the amino acid α-substituent. In contrast, the rate constant for the spontaneous decomposition of the unionized form increases
    与基于肽的咪唑啉丁-4-酮相比,由抗疟疾药物的N-(α-氨基酰基)衍生物,伯氨喹和酮合成的那些在37°C的pH 7.4中出乎意料地稳定。在60°C的pH范围0.3–13.5下,研究了基于伯氨喹的咪唑啉丁-4-酮的水解动力学。水解成母体α-氨基酰基伯氨喹的特征是S形的pH速率分布,反映了咪唑烷二-4-酮的结合形式和质子化形式(在N-1下)的自发分解。动力学确定的p K a值为ca。3.6–4.0,即4 p K a单元比氨基酸酰胺的单元低,因此暗示在pH 7.4的咪唑烷基-4-酮的水解涉及联合形式。该形式的反应性随氨基酸α-取代基的空间拥挤而降低。与此相反,速率常数的非离子化形式急剧增加用于从环酮衍生的咪唑烷-4-酮,可由解释的观察自发分解余应变(内应变)的影响。这些结果与水解的涉及一个S的机制一致Ñ酰胺基离去后,咪唑啉丁-4-一C2-N3键的1型单分子裂解。在计算研究的支持下,质子化咪唑啉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