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tropon-2-yl)-N=BiPh3 | 345259-39-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tropon-2-yl)-N=BiPh3
英文别名
——
(tropon-2-yl)-N=BiPh3化学式
CAS
345259-39-4
化学式
C25H20BiNO
mdl
——
分子量
559.42
InChiKey
CWMBNJYPLNSUTK-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98
  • 重原子数:
    28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18.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tropon-2-yl)-N=BiPh3 为溶剂, 以86%的产率得到三苯基铋
    参考文献:
    名称:
    (tropon-2-ylimino)arsorane的合成,结构和反应性,以及其stiborane和-bismuthorane类似物的原位生成:与杂聚枯烯和活化的乙炔的反应生成杂azulenes
    摘要:
    (Tropon -2-基亚氨基)的一般结构的pnictoranes RN MPh的3(R = tropon -2-基; M =砷,锑和Bi)4-6已经由2- aminotropone的反应首次制备在碱的存在下用Ph 3 MX 2(M = As,Sb和Bi)制成。这rs衍生物(M = As)4作为稳定的结晶化合物被分离出来,而七硼烷(M = Sb)和双甲硼烷(M = Bi)衍生物5和6未被分离,由于它们对水分的敏感性而被原位制备。X射线晶体分析表明,化合物4在固态下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构型,并且As–O键距(2.33Å)低于范德华半径的总和(3.37Å),因此,是之间的明显的键相互作用rs和氧原子。为了构建一系列环庚环杂环并更好地理解一系列亚吡咯烷烷,允许化合物4-6与二甲基碳杂杂环烯反应,异硫氰酸苯酯, 异氰酸苯酯, 和 二苯基碳二亚胺,在aza-Wittig /电环化或正式的[8 + 2]型
    DOI:
    10.1039/b103098c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tropon-2-ylimino)arsorane的合成,结构和反应性,以及其stiborane和-bismuthorane类似物的原位生成:与杂聚枯烯和活化的乙炔的反应生成杂azulenes
    摘要:
    (Tropon -2-基亚氨基)的一般结构的pnictoranes RN MPh的3(R = tropon -2-基; M =砷,锑和Bi)4-6已经由2- aminotropone的反应首次制备在碱的存在下用Ph 3 MX 2(M = As,Sb和Bi)制成。这rs衍生物(M = As)4作为稳定的结晶化合物被分离出来,而七硼烷(M = Sb)和双甲硼烷(M = Bi)衍生物5和6未被分离,由于它们对水分的敏感性而被原位制备。X射线晶体分析表明,化合物4在固态下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构型,并且As–O键距(2.33Å)低于范德华半径的总和(3.37Å),因此,是之间的明显的键相互作用rs和氧原子。为了构建一系列环庚环杂环并更好地理解一系列亚吡咯烷烷,允许化合物4-6与二甲基碳杂杂环烯反应,异硫氰酸苯酯, 异氰酸苯酯, 和 二苯基碳二亚胺,在aza-Wittig /电环化或正式的[8 + 2]型
    DOI:
    10.1039/b103098c
  • 作为试剂:
    描述:
    1-苯基-1,3-丙二醇(tropon-2-yl)-N=BiPh3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3.0h, 以84%的产率得到3-羟基-1-苯基丙烷-1-酮
    参考文献:
    名称:
    Oxidizing Ability of a Series of (Tropon-2-ylimino)pnictoranes (Pnictogen = P, As, Sb, and Bi) toward Some Alcohols
    摘要:
    为了更好地理解一系列具有Ph3M=NR通式结构(R=2-亚芴基;M=P、As、Sb和Bi)的(2-亚芴基亚氨)膦烷类物质的氧化能力,我们进行了一些与醇类反应的实验,比如苯并匹考啉(1,1,2,2-四苯基-1,2-乙二醇),苯偶姻,肉桂醇,1-苯乙醇,顺-和反-4-叔丁基环己醇的混合物,2-苯乙醇,以及1-苯基-1,3-丙二醇。亚氨膦烷只将苯并匹考啉氧化生成了苯酞酮,而亚砷烷和锑烷都分别把苯并匹考啉和苯偶姻氧化生成了苯酞酮和苯偶酰。另一方面,亚铋锑烷具有显著的氧化能力,并且引发了上述提到的除一元醇以外的所有醇类,生成了相应的羰基化合物。亚铋锑烷与1-苯基-1,3-丙二醇选择性地反应,仅将苄醇基团氧化为3-羟基-1-苯基-1-丙酮,并未氧化一元醇基团。因此,一系列(2-亚芴基亚氨)膦烷类物质的氧化能力可证明是按照亚氨膦烷<亚砷烷<锑烷<铋锑烷的顺序排列:当膦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越低,其偶极矩(Ph3M+–−NR经典结构贡献程度)和亲电特性会使得一系列亚氨膦烷的氧化能力增强。
    DOI:
    10.1246/bcsj.76.102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structure, and reactivity of (tropon-2-ylimino)arsorane and in situ generation of its stiborane and bismuthorane analogues: reactions with heterocumulenes and an activated acetylene giving heteroazulenes
    作者:Makoto Nitta、Yuhki Mitsumoto、Hiroyuki Yamamoto
    DOI:10.1039/b103098c
    日期:——
    (Tropon-2-ylimino)pnictoranes of the general structure RNMPh3 (R = tropon-2-yl; M = As, Sb, and Bi) 4–6 have been prepared for the first time by the reaction of 2-aminotropone with Ph3MX2 (M = As, Sb, and Bi) in the presence of a base. The arsorane derivative (M = As) 4 is isolated as a stable crystalline compound, while the stiborane (M = Sb) and the bismuthorane (M = Bi) derivatives 5 and 6 are not isolated and are
    (Tropon -2-基亚氨基)的一般结构的pnictoranes RN MPh的3(R = tropon -2-基; M =砷,锑和Bi)4-6已经由2- aminotropone的反应首次制备在碱的存在下用Ph 3 MX 2(M = As,Sb和Bi)制成。这rs衍生物(M = As)4作为稳定的结晶化合物被分离出来,而七硼烷(M = Sb)和双甲硼烷(M = Bi)衍生物5和6未被分离,由于它们对水分的敏感性而被原位制备。X射线晶体分析表明,化合物4在固态下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构型,并且As–O键距(2.33Å)低于范德华半径的总和(3.37Å),因此,是之间的明显的键相互作用rs和氧原子。为了构建一系列环庚环杂环并更好地理解一系列亚吡咯烷烷,允许化合物4-6与二甲基碳杂杂环烯反应,异硫氰酸苯酯, 异氰酸苯酯, 和 二苯基碳二亚胺,在aza-Wittig /电环化或正式的[8 + 2]型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