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Ethyl-4-methyl-2-cyclohexene | 500787-77-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Ethyl-4-methyl-2-cyclohexene
英文别名
3-Ethyl-3-methylcyclohexene
4-Ethyl-4-methyl-2-cyclohexene化学式
CAS
500787-77-9
化学式
C9H16
mdl
——
分子量
124.226
InChiKey
KYKPHEVGOSWZIJ-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9
  • 重原子数:
    9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8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Ethyl-4-methyl-2-cyclohexene二苯二硫醚 在 Ir(CF3ppy)3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乙酰胺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16.667%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可见光光氧化还原催化直接与二硫化物烯丙基C(sp 3)–H硫代
    摘要:
    尽管烯丙基硫醚的用途广泛,但直接催化的烯丙基C(sp 3)–H硫醇化仍然难以实现。在这里,我们报告由可见光光氧化还原催化介导的直接烯丙基C(sp 3)–H巯基化作用。使用二硫化物原位生成的硫氢自由基作为氢原子转移(HAT)试剂和偶联伙伴,可以选择性裂解烯丙基C(sp 3)–H键,然后裂解C(sp 3)-S键的形成。通过在碱性条件下立即使巯基去质子化,防止了不希望的加氢硫醇化反应,这是由于容易的巯基自由基加成到烯烃中而引起的普遍反应。各种各样的二芳基二硫化物和烯烃参与了反应,从而高效地生产了烯丙基硫醚。机理研究表明,光催化剂作为氧化还原介体参与其中,这对于将烯丙基从自由基转化为烯丙基阳离子以及进一步的离子偶联过程至关重要。基于提出的机理,通过合理设计的更易还原的不对称二硫化物解决了烷基烯丙基硫醚合成的局限性,从而使所需的催化循环有效。
    DOI:
    10.1021/acscatal.0c01232
  • 作为产物:
    描述:
    3-甲基-2-环己烯-1-醇乙基溴化镁三异丙氧基氯化钛 作用下, 以 乙醚 为溶剂, 以75%的产率得到4-Ethyl-4-methyl-2-cyclohexene
    参考文献:
    名称:
    低价钛介导的烯丙醇立体选择性烷基化
    摘要:
    我们开发了低价钛介导的无环和环状烯丙醇的 1,3-转正交叉偶联反应,用于立体选择性引入乙基、2-甲硅烷基乙基、2-苯乙基和烯基。烯丙醇与乙烯基硅烷或苯乙烯衍生物的交叉偶联特别值得注意,因为两种烯烃的有效交叉选择性偶联一直难以捉摸。交叉偶联烷基化的立体化学与顺式加成/β-消除一致。
    DOI:
    10.1021/ja806440m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Low-Valent Titanium-Mediated Stereoselective Alkylation of Allylic Alcohols
    作者:Ivan L. Lysenko、Keunho Kim、Hyung Goo Lee、Jin Kun Cha
    DOI:10.1021/ja806440m
    日期:2008.11.26
    reactions of acyclic and cyclic allylic alcohols for the stereoselective introduction of ethyl, 2-silylethyl, 2-phenethyl, and alkenyl groups. Cross-coupling of an allylic alcohol with a vinylsilane or styrene derivative is particularly noteworthy, as an efficient cross-selective coupling of two alkenes has been elusive. The stereochemistry of the cross-coupling alkylation is consistent with syn addit
    我们开发了低价钛介导的无环和环状烯丙醇的 1,3-转正交叉偶联反应,用于立体选择性引入乙基、2-甲硅烷基乙基、2-苯乙基和烯基。烯丙醇与乙烯基硅烷或苯乙烯衍生物的交叉偶联特别值得注意,因为两种烯烃的有效交叉选择性偶联一直难以捉摸。交叉偶联烷基化的立体化学与顺式加成/β-消除一致。
  • Direct Allylic C(sp<sup>3</sup>)–H Thiolation with Disulfides via Visible Light Photoredox Catalysis
    作者:Jungwon Kim、Byungjoon Kang、Soon Hyeok Hong
    DOI:10.1021/acscatal.0c01232
    日期:2020.6.5
    direct allylic C(sp3)–H thiolation mediated by visible light photoredox catalysis. The use of in situ-generated thiyl radical from disulfide as a hydrogen atom transfer (HAT) reagent and a coupling partner enabled selective cleavage of the allylic C(sp3)–H bond followed by C(sp3)–S bond formation. The undesired hydrothiolation, a prevalent reaction from facile thiyl radical addition to olefins, was prevented
    尽管烯丙基硫醚的用途广泛,但直接催化的烯丙基C(sp 3)–H硫醇化仍然难以实现。在这里,我们报告由可见光光氧化还原催化介导的直接烯丙基C(sp 3)–H巯基化作用。使用二硫化物原位生成的硫氢自由基作为氢原子转移(HAT)试剂和偶联伙伴,可以选择性裂解烯丙基C(sp 3)–H键,然后裂解C(sp 3)-S键的形成。通过在碱性条件下立即使巯基去质子化,防止了不希望的加氢硫醇化反应,这是由于容易的巯基自由基加成到烯烃中而引起的普遍反应。各种各样的二芳基二硫化物和烯烃参与了反应,从而高效地生产了烯丙基硫醚。机理研究表明,光催化剂作为氧化还原介体参与其中,这对于将烯丙基从自由基转化为烯丙基阳离子以及进一步的离子偶联过程至关重要。基于提出的机理,通过合理设计的更易还原的不对称二硫化物解决了烷基烯丙基硫醚合成的局限性,从而使所需的催化循环有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