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Trypan Blue, Vetec(TM) reagent grade | 72-57-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Trypan Blue, Vetec(TM) reagent grade
英文别名
——
Trypan Blue, Vetec(TM) reagent grade化学式
CAS
72-57-1
化学式
C34H28N6O14S4.4Na
mdl
——
分子量
964.8
InChiKey
UBHCTCVOHFAILV-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300 °C (lit.)
  • 密度:
    1.007 g/mL at 20 °C
  • 溶解度:
    H2O:可溶,10mg/mL
  • 物理描述:
    Trypan blue is a bluish-gray to dark blue powder. (NTP, 1992)
  • 颜色/状态:
    Bluish-grey powder
  • 分解:
    When heated to decomposition it emits very toxic fumes of /nitric oxides/, /sodium oxide/, and /sulfur oxides/.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15
  • 重原子数:
    62
  • 可旋转键数:
    9
  • 环数:
    6.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6
  • 拓扑面积:
    393
  • 氢给体数:
    8
  • 氢受体数:
    20

ADMET

代谢
/锥虫蓝/ 在大鼠肝脏酶的作用下还原为邻联甲苯胺和2,8-二基-1-萘酚-3,6-二磺酸
/Trypan blue/ is reduced in vitro by a rat liver enzyme to ortho-tolidine & 2,8-diamino-1-naphthol-3,6-disulfonic acid.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代谢
六种偶氮染料,包括台盼蓝,被还原、N-乙酰化和N-结合。在大鼠尿液中未检测到N,N'-二乙酰化代谢物。
Six azo dyes, including trypan blue, were reduced, N-acetylated, and N-conjugated. No N,N'-diacetylated metabolites were detected in rat urine.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代谢
基于β-二酮偶联组分的偶氮染料主要存在为互变异构的腙类。已经制备了一系列基于联苯胺联苯胺同系物的腙染料……腙染料对由FMN补充的大鼠肝脏线粒体后上清液(S-9)的酶促还原具有抗性;在相同条件下,诸如台盼蓝的偶氮染料被迅速还原。
Azo dyes based on beta-diketone coupling components exist preferentially as the tautomeric hydrazones. A series of hydrazone dyes based on benzidine and benzidine congeners ... was prepared. The hydrazone dyes were resistant to enzymatic reduction by FMN supplemented hamster liver post-mitochondrial supernatant (S-9); under identical conditions, azo dyes such as trypan blue were rapidly reduced.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代谢
对大鼠进行9种偶氮染料的代谢实验,这些染料基于二甲基、二甲氧基或二联苯胺,以确定是否在尿液中排泄出自由的基同类物、它们的单乙酰或二乙酰代谢物,或可被碱性解的结合物。以2毫克的剂量给药,并在给药后至96小时的时间间隔内收集尿液样本。代谢物的高峰平在给药后0-12小时或12-24小时排泄,在9个实例中的7个,48小时后在尿液中没有检测到代谢物。所有代谢物的最小可检测平为12 ppb或更低。在大鼠体内,所有9种染料都转化为了可测量的基于联苯胺同类物的代谢物平。
Metabolism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with rats dosed with 9 azo dyes based on dimethyl-, dimethoxy-, or dichlorobenzidine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free amine congeners, their monoacetyl or diacetyl metabolites, or alkaline hydrolyzable conjugates were excreted in the urine. 2-mg doses were administered and urin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t intervals up to 96 hr. Peak levels of metabolites were excreted either 0-12 or 12-24 hr after administration and, in 7 of 9 instances, no metabolites persisted in the urine after 48 hr. Minimum detectable levels of all metabolites were 12 ppb or less. All 9 dyes were converted to measurable levels of their benzidine-congener-based metabolites in rats.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代谢
使用对苯巴比妥预处理的大鼠肝脏微粒体还原苋菜红、日落黄、刚果红、台盼蓝氯胺天青FF和直接黑38偶氮基团的能力在体外进行了测量。苋菜红和日落黄作为阳性对照。在源自(致癌物)联苯胺或其同类物的染料中,只有直接黑38被显著还原;其还原速率是苋菜红的10%。在鼠伤寒沙门氏菌/微粒体试验中检测了这些染料的致突变性,唯一活跃的化合物是直接黑38。这种染料的致突变性可能部分归因于致突变剂1,2,4-三基苯。直接黑38的致突变活性和偶氮还原与氧气的存在无关。哺乳动物肝脏在还原源自联苯胺或其同类物的染料的偶氮基团方面可能只起次要或可忽略的作用。
The ability of rat liver microsomes from phenobarbitone pretreated animals to reduce the azo groups of amaranth, sunset yellow, congo red, trypan blue, chloramine sky blue FF and direct black 38 was measured in vitro. The dyes amaranth and sunset yellow acted as positive controls. Of the dyes derived from (the carcinogen) benzidine or its congeners, only direct black 38 was reduced to an appreciable extent; the rate of reduction was 10% of that for amaranth. The dyes were tested for mutagenicity in the Salmonella/microsome assay, the only active compound being direct black 38. Mutagenicity of this dye may be due in part to the mutagen 1,2,4-triaminobenzene. Mutagenic activity and azo-reduction of direct black 38 was independent of the presence of oxygen. Mammalian liver may play only a minor or negligible role in the azo-reduction of dyes derived from benzidine or its congeners.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 致癌性证据
没有关于人类的数据。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对动物具有致癌性。总体评估:2B组:该物质可能对人类具有致癌性。
No data are available in humans. Sufficient evidence of carcinogenicity in animals. OVERALL EVALUATION: Group 2B: The agent is possibly carcinogenic to humans.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 致癌物分类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癌剂:台盼蓝
IARC Carcinogenic Agent:Trypan blue
来源: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
毒理性
  • 致癌物分类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致癌物分类:2B组:可能对人类致癌
IARC Carcinogenic Classes:Group 2B: Possibly carcinogenic to humans
来源: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
毒理性
  • 致癌物分类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专论集:第8卷:(1975年)一些芳香偶氮化合物
IARC Monographs:Volume 8: (1975) Some Aromatic Azo Compounds
来源: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
毒理性
  • 相互作用
L-谷氨酸曲利本蓝的胚胎毒性和致畸作用的影响在Wistar白化大鼠中进行了研究。L-谷氨酸要么被加入到饮食中,从妊娠第2天到第20天,要么悬浮在芝麻油中并通过灌胃给药,从妊娠第6天到第10天。在妊娠第8天注射了致畸剂量的曲利本蓝,要么通过腹腔注射(14 mg/kg母体体重)要么通过皮下注射(160 mg/kg)。在注射曲利本蓝后,大鼠消耗的谷酸量范围从600到1500 mg/鼠/天。在第20天,对胎儿进行了检查。谷酸未能一致地保护大鼠胚胎免受曲利本蓝的致死和致畸作用。这些结果与在 mice 中获得的结果相反。发现单独给药芝麻油会导致胚胎死亡但不会导致畸形。
The effect of L-glutamic acid on the embryolethal and teratogenic action of trypan blue was investigated in Wistar albino rats. L-glutamic acid was either incorporated into the diet, from gestation day 2 to day 20, or suspended in sesame oil and administered by gavage, from gestation day 6 to day 10. A teratogenic dose of trypan blue was injected at day 8 of pregnancy, either intraperitoneally (14 mg/kg maternal body weight) or subcutaneously (160 mg/kg). The amount of glutamic acid consumed, after the injection of trypan blue, ranged from 600 to 1,500 mg/rat/day. At day 20, the fetuses were examined. Glutamic acid failed consistently to protect the rat embryo against the lethal and teratogenic action of trypan blue. These results are in contrast to those obtained in mice. The administration of sesame oil alone was found to cause embryonic death but not malformations.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吸收、分配和排泄
锥虫蓝...在动物中被观察到从血液流通过虹膜和脉络膜血管壁,但不会通过视网膜血管壁。
Trypan blue ... was observed in animals to pass from bloodstream through walls of vessels of iris & choroid, but not through walls of retinal vessels.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吸收、分配和排泄
在给小鼠或大鼠进行静脉或腹腔注射后,台盼蓝会迅速被吸收并在全身广泛分布。血清中的最大浓度在2小时内达到;它似乎与血清蛋白结合,并且通过尿液快速排泄以及被网状内皮系统摄取。
Following sc or ip injections into mice or rats, trypan blue is rapidly absorbed & widely distributed throughout the body. Max serum concentrations are ... within 2 hr; it appears bound to serum proteins with ... rapid excretion in urine & uptake by the reticulo-endothelial system.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吸收、分配和排泄
锥虫蓝从未到达大鼠胚胎,而是在母体网状内皮系统和胎盘中积累。
Trypan blue never reaches the rat embryo, but accumulates in maternal reticuloendothelial system and in the placenta.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吸收、分配和排泄
使用带有环状标记的放射性台盼蓝进行的实验没有显示出有任何胚胎对(14)C的吸收。在绒毛膜尿囊胎盘形成后未出现致畸作用,这也表明卵黄囊功能在病理发生中是重要的。这种染料可以在内脏卵黄囊的细胞中看到。
Experiments with ring-labelled radioactive trypan blue did not give evidence of any embryonic incorporation of the (14)C. The absence of teratogenic action after the initiation of chorio-allantoic placentation also indicated that yolk sac function was important in pathogenesis. The dye can be visualized in the cells of the visceral yolk sac.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品标志:
    T
  • 安全说明:
    S45,S53
  • 危险类别码:
    R45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3204140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2811
  • RTECS号:
    QJ6475000
  • 危险标志:
    GHS08
  • 危险性描述:
    H350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01,P308 + P313
  • 包装等级:
    III
  • 危险类别:
    6.1

SDS

SDS:9ffe58289158f75b12a7d0eba2432a00
查看
1.1 产品标识符
: 台盼蓝 溶液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致癌性 (类别1B)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危险
危险申明
H350 可能致癌。
警告申明
预防
P201 在使用前获取特别指示。
P202 在读懂所有安全防范措施之前切勿操作。
P281 使用所需的个人防护设备。
措施
P308 + P313 如接触到或有疑虑:求医/ 就诊。
储存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处理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只限于专业使用者。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2 混合物
: C34H24N6Na4O14S4
分子式
: 960.81 g/mol
分子量
组分 分类 浓度或浓度范围
Tetrasodium 3,3'-[(3,3'-dimethyl[1,1'-biphenyl]-4,4'-diyl)bis(azo)]bis[5-amino-4-hydroxynaphthalene-2,7-
disulphonate]
CAS 号 72-57-1 Carc. 1B; H350 0.25 - 0.5 %
EC-编号 200-786-7
索引编号 611-024-00-1
如需在本章节中提及的H类告知和R类描述的全部文字说明,请见第16章节.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产品分解后性质不明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将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
6.2 环境保护措施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道。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用惰性吸附材料吸收并当作危险废品处理。 存放进适当的闭口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曝露:使用前需要获得专门的指导。防止吸入蒸汽和烟雾。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打开了的容器必须仔细重新封口并保持竖放位置以防止泄漏。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按照良好工业和安全规范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带有防护边罩的安全眼镜符合 EN166要求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防毒面具(US)或ABEK型
(EN
14387)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
毒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液体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无数据资料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汽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兼容的材料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2B - 第2B组:可能对人类致癌 (Tetrasodium 3,3'-[(3,3'-dimethyl[1,1'-biphenyl]-4,4'-
diyl)bis(azo)]bis[5-amino-4-hydroxynaphthalene-2,7-disulphonate])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如果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有害的。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可能引起眼睛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蓄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 国际空运危规: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台盼蓝简介

台盼蓝化学名为3,3'-{[3,3'-二甲基-(1,1'-二苯基)-4,4'-二基]双(偶氮)}-双(5-基-4-羟基-2,7-萘二磺酸)四钠盐,是一种细胞活性染料。它常用于检测细胞膜的完整性。正常且活的细胞能够排斥台盼蓝,使其不能进入胞内;而丧失活性或细胞膜不完整的细胞,则会因通透性增加被台盼蓝染成蓝色。通常认为当细胞膜完整性丧失时,即可判断该细胞已经死亡。

应用示例

借助台盼蓝染色可以非常简便、快速地区分活细胞和死细胞。它是组织和细胞培养中最常用的死细胞鉴定染色方法之一。需要注意的是,凋亡小体也有拒染现象。

化学性质

台盼蓝是一种蓝灰色的粉状物,溶于呈蓝色,微溶于溶纤纱,不溶于其他有机溶剂。遇浓硫酸为暗绿光蓝色,稀释后呈红光蓝色;遇浓硝酸则呈棕光灰色溶液。其溶液遇10%硫酸为红色,遇氢氧化钠则呈现红光紫色。

用途

台盼蓝主要用于棉、麻、粘胶等纤维素纤维的染色,也可用于蚕丝、锦纶、粘/棉混纺的染色,还可应用于纸张、皮革及生物染色。

生产方法

台盼蓝3,3'-二甲基联苯胺亚硝酸钠盐酸重氮化后,在碱性介质中与H酸进行偶合。随后经盐析、过滤及干燥而得。其生产配方如下:

  • 3,3'-二甲基联苯胺(100%):100克/吨
  • H酸(100%):345克/吨
  • 亚硝酸钠(100%):72克/吨
  • 纯碱:380克/吨
  • 盐酸(31%):490毫升/吨
  • 精盐:2700克/吨
  • 元明粉:33克/吨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