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chloro-N-octadecylacetamide | 29194-41-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chloro-N-octadecylacetamide
英文别名
N-octadecyl-2-chloroacetamide
2-chloro-N-octadecylacetamide化学式
CAS
29194-41-0
化学式
C20H40ClNO
mdl
——
分子量
345.997
InChiKey
XCIKQWNKNLRNPB-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9
  • 重原子数:
    23
  • 可旋转键数:
    18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95
  • 拓扑面积:
    29.1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SDS

SDS:d09958122f4b62c10463d641b0a04def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chloro-N-octadecylacetamidecesium hydroxidemercury(II) diacetate 、 sodium iod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醇氯仿溶剂黄146乙腈 为溶剂, 反应 5.0h, 生成 4-(thioacetooctadecylamido)-5-methylthio-1,3-dithiol-2-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功能超分子氢键合纳米纤维的自组装中的化学和组成影响。
    摘要:
    合成和表征了一系列新的带有带有π电子给体核的长烷基链的仲酰胺,并研究了它们在表面浇铸时的自组装。通过使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可以看到材料的不同超分子组装体。由于酰胺基团之间的氢键,可以得到这些芳族核心分子的明确定义的纤维。实际上,通过改变烷基链的长度,组成,浓度和溶剂,有可能在石墨上形成不同的棒状聚集体。对于不同的酰胺衍生物,其聚集体尺寸的下限为6-8 nm,而另一些则显示较大的聚集体,其棒状形态的长度为几微米。对于一种形成纳米纤维的化合物,使用化学氧化剂进行掺杂,并且当用电流感应AFM探测时,石墨上的所得层显示出类似金属的光谱曲线。该技术还揭示了分子材料表面的电流图。纤维的形成不仅发生在石墨表面:在化合物的氯仿溶液蒸发后,通过使用TEM在网格上对纳米级棒成像。分子建模证明了氢键在纤维生成中的重要性,并表明分子的构成对于形成所需柱状叠层至关重要,其结果与通过显微技术获得的图像一致。
    DOI:
    10.1002/chem.200601089
  • 作为产物:
    描述:
    氯乙酰氯十八胺4-二甲氨基吡啶三乙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4.0h, 以51%的产率得到2-chloro-N-octadecylacet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用组分卟啉中的立体中心数量调整一维和二维聚集体的超分子手性
    摘要:
    开发了一种合成策略,用于制备含有 1 到 4 个立体中心的卟啉,因此它们的分子量仅因产生手性形式的甲基而变化。这些化合物的低维纳米级聚集体揭示了这种不同的分子手性对其超分子结构和光学活性的深远影响。立体中心的数量显着影响此处描述的卟啉分子聚集体的自组装和手性结构。石墨上单层的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表明,相对于表面的结构手性程度随立体中心的数量几乎呈线性增加,并且在单层中仅形成一个手性,而非手性化合物在表面形成镜像域的混合物。在溶液中,四个氢键诱导 H-聚集体的形成,圆二色性测量和理论研究表明化合物自组装成螺旋结构。聚集体的手性和稳定性都严重依赖于立体中心的数量。手性卟啉衍生物凝胶甲基环己烷的浓度取决于芳香核外围手性基团的数量和位置,反映了溶液中分子的不同聚集力。增加立体中心的数量需要更多的材料来固定溶剂,这很可能是因为卟啉的溶解度更大。凝胶的振动圆二色光谱表明所有化合物在酰胺键周围都有手性环境
    DOI:
    10.1021/ja101533j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1-(2-(alkylamino)-2-oxoethyl) Pyridinium Chloride Surfactants
    作者:Li-yan Wang、Hong-lei Qin、Lei Wang、Shi-chao Huo、Bing Zhao、Bo Song、Tie Yan
    DOI:10.3184/174751913x13626828214397
    日期:2013.4
    A series of 1-(2-(alkylamino)-2-oxoethyl) pyridinium chloride surfactants was designed and synthesised by two steps. Four new compounds were obtained. The structures of all the synthesised compounds have been characterised by IR, 1H NMR and elemental analyses. Surface activity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1-(2-(alkylamino)-2-oxoethyl) pyridinium chloride surfactants were investigated. The critical
    通过两步设计合成了一系列1-(2-(烷基氨基)-2-氧乙基)吡啶鎓氯化物表面活性剂。获得了四种新化合物。所有合成化合物的结构均已通过 IR、1H NMR 和元素分析表征。研究了 1-(2-(烷基氨基)-2-氧乙基) 吡啶鎓氯化物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和抗菌活性。合成的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和 C20 值较低。合成的表面活性剂对油田注入水中的硫酸盐还原菌、变养菌和铁细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 Fluorescent TPE Macrocycle Relayed Light-Harvesting System for Bright Customized-Color Circularly Polarized Luminescence
    作者:Ying-Xue Yuan、Jing-Hui Jia、Yu-Pan Song、Feng-Ying Ye、Yan-Song Zheng、Shuang-Quan Zang
    DOI:10.1021/jacs.1c12767
    日期:2022.3.30
    Artificial systems for sequential chirality transmission/amplification and energy relay are perpetual topics that entail learning from nature. However, engineering chiral light-harvesting supramolecular systems remains a challenge. Here, we developed new chiral light-harvesting systems with a sequential Förster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process where a designed blue-violet-emitting BINOL (1,1′-Bi-2-naphthol)
    用于顺序手性传输/放大和能量中继的人工系统是需要向自然学习的永恒主题。然而,工程手性光捕获超分子系统仍然是一个挑战。在这里,我们开发了具有顺序福斯特共振能量转移过程的新型手性光捕获系统,其中设计了发射蓝紫色的BINOL(1,1'-Bi-2-萘酚)化合物BINOL-二十八烷基酰胺(BDA),作为手性和光吸收的引发剂,具有聚集诱导发射的新型绿光发射六方四苯乙烯基大环化合物(TPEM)充当传送带,尼罗红(NiR)或/和近红外染料四苯乙烯( TPE)基苯并硒二唑(TPESe)是末端受体。受益于每个水平的供体和受体之间的紧密接触和大的光学重叠,三分体和四分体中继系统沿着级联线BDA-TPEM-NiR(或/和TPESe)顺序有效地提供手性传输/放大和能量转移,领先明亮的定制颜色圆偏振发光 (CPL) 和明亮的白光发射 CPL(CIE 坐标:0.33、0.34),在宽波长范围内放大不对称因子 ( g lum
  • Super organogelator based on tetrathiafulvalene with four amide derivatives and its F<sub>4</sub>TCNQ charge-transfer complex
    作者:Deyun Kong、Yan Xia、Dongfeng Li、Ruibin Hou
    DOI:10.1080/10610278.2016.1175565
    日期:2017.2.1
    of organogels. Considering the results, we concluded that compounds were ‘super gelators’. Interestingly, the gelators reacted with 2,3,5,6-tetrafluoro-7,7,8,8-tetracyanoquinodimethane to form charge-transfer (CT) complexes and binary organogels. 1HNMR and FT-IR revealed that cooperation of hydrogen bonding, π–π and CT interactions was the main driving force for formation of the native and CT gels.
    摘要合成并表征了一系列新的四硫富瓦烯基有机凝胶剂,其具有四个结合酰胺基团的疏水链。用有机溶剂如环己烷、四氯化碳和氯苯得到所得透明有机凝胶。此外,烷基链的长度影响了有机凝胶的凝胶化能力。考虑到结果,我们得出结论,化合物是“超级凝胶剂”。有趣的是,凝胶剂与 2,3,5,6-四氟-7,7,8,8-四氰基醌二甲烷反应形成电荷转移 (CT) 复合物和二元有机凝胶。1HNMR 和 FT-IR 表明氢键、π-π 和 CT 相互作用的协同作用是形成天然凝胶和 CT 凝胶的主要驱动力。天然干凝胶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揭示了三维交联网络的特征凝胶形态,而 CT 复合干凝胶的形态显示出无定形棒状聚集体。X射线电...
  • 一种耐高温耐盐的萘酚衍生物季铵盐泡沫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申请人:齐齐哈尔大学
    公开号:CN112250595B
    公开(公告)日:2023-02-10
    一种耐高温耐盐的萘酚衍生物季铵盐泡沫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它涉及表面活性剂泡沫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它是要提供一种高温、无机盐存在等条件下均能够保持优良的泡沫性能,能够耐受高温、无机盐存在的复杂环境的一种耐高温耐盐的萘酚衍生物季铵盐泡沫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泡沫剂的结构式为:式中R=CnH2n+1,n=10、12、14、16或18;X为卤素。制法:用N‑乙酰基‑(1‑萘氧基)‑N,N‑二甲基乙二胺和卤乙酰基烷基胺反应得到粗产品,再旋转蒸发和重结晶,得到泡沫剂。该泡沫剂的半衰期可达60h,并且可耐高温和无机盐,可用于消毒、采油、洗涤、药物缓释和防腐领域。
  • Supramolecular gels based on monopyrrolotetrathiafulvalene and its TCNQ charge-transfer complex
    作者:Yucun Liu、Ningjuan Zheng、Hongda Li、Bingzhu Yin
    DOI:10.1039/c3sm50614b
    日期:——
    (TCNQ) to form the charge-transfer (CT) complexes and the binary organogels, and the morphologies of binary gels changed to regular network and fiber in cyclohexane and n-hexane, respectively. XRD studies suggest that both the gelator and the CT complex maintain the lamellar molecular-packing mode in the organogel phase. The gel–sol transition of the organogel and the CT complex gel could be stimulated
    合成和表征了一系列新颖的基于单吡咯并四硫富瓦烯(monopyrrolo-TTF)的低分子量有机胶凝剂(LMOG)。电化学研究显示了两个可逆的单电子氧化还原对。胶凝剂可以使某些饱和烃和醇胶凝。干凝胶的FE-SEM图像显示了微孔结构的特征化凝胶形态。胶凝剂与四氰基对喹啉甲烷(TCNQ)反应形成电荷转移(CT)配合物和二元有机凝胶,二元凝胶的形态变为规则的网络和纤维。环己烷 和 ñ正己烷, 分别。XRD研究表明,胶凝剂和CT复合物在有机凝胶相中均保持层状​​分子堆积模式。有机凝胶和CT复合凝胶的凝胶-溶胶转变可能受到氟和氯离子的刺激。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 麦撒奎 鹅膏氨酸 鹅膏氨酸 鸦胆子酸A甲酯 鸦胆子酸A 鸟氨酸缩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