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2-(cyclohex-3-en-1-yl)ethyl]benzamide | 40496-47-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2-(cyclohex-3-en-1-yl)ethyl]benzamide
英文别名
N-Benzoyl-2-(Δ3-cyclohexenyl)-aethylamin;N-(2-cyclohex-3-en-1-ylethyl)benzamide
N-[2-(cyclohex-3-en-1-yl)ethyl]benzamide化学式
CAS
40496-47-7
化学式
C15H19NO
mdl
——
分子量
229.322
InChiKey
RSAMQCYNPDMQMS-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414.4±14.0 °C(Predicted)
  • 密度:
    1.032±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5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
  • 拓扑面积:
    29.1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安全信息

  • 海关编码:
    2924299090

SDS

SDS:5fe72835ce4e0c9349a8d92381fe6730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2-(cyclohex-3-en-1-yl)ethyl]benzamidepotassium tert-butylate间氯过氧苯甲酸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氯仿 为溶剂, 反应 42.0h, 生成 [8-hydroxy-2-azabicyclo[3.3.1]nonan-2-yl]phenylmethan-1-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在 8 位具有额外取代基的吗喃衍生物的合成
    摘要:
    摘要 吗啡系统(2-氮杂双环[3.3.1]壬烷)作为吗啡的亚结构在药物化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此,报道了在丙醇桥上具有额外取代基的吗啡衍生物的合成。为了避免分离出有臭味和挥发性的腈 6 和极性很强的伯胺 9,开发了一种高效的一锅三步顺序将甲磺酸酯 5 转化为酰胺 10。合成的关键步骤是环氧化物 11a-d 的立体选择性分子内打开,导致外构型 8-羟基吗喃 12a-d。带有 κ- 和 σ-药效 3,4-二氯苯乙酰基部分的外构型羟基吗喃 12d 的构型通过氧化和立体选择性还原被反转。
    DOI:
    10.1515/znb-2016-0129
  • 作为产物:
    描述:
    3-环己烯甲醛吡啶 、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 三乙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二氯甲烷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反应 20.0h, 生成 N-[2-(cyclohex-3-en-1-yl)ethyl]benz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在 8 位具有额外取代基的吗喃衍生物的合成
    摘要:
    摘要 吗啡系统(2-氮杂双环[3.3.1]壬烷)作为吗啡的亚结构在药物化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此,报道了在丙醇桥上具有额外取代基的吗啡衍生物的合成。为了避免分离出有臭味和挥发性的腈 6 和极性很强的伯胺 9,开发了一种高效的一锅三步顺序将甲磺酸酯 5 转化为酰胺 10。合成的关键步骤是环氧化物 11a-d 的立体选择性分子内打开,导致外构型 8-羟基吗喃 12a-d。带有 κ- 和 σ-药效 3,4-二氯苯乙酰基部分的外构型羟基吗喃 12d 的构型通过氧化和立体选择性还原被反转。
    DOI:
    10.1515/znb-2016-012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i-electrocatalytic Csp3–Csp3 doubly decarboxylative coupling
    作者:Benxiang Zhang、Yang Gao、Yuta Hioki、Martins S. Oderinde、Jennifer X. Qiao、Kevin X. Rodriguez、Hai-Jun Zhang、Yu Kawamata、Phil S. Baran
    DOI:10.1038/s41586-022-04691-4
    日期:2022.6.9
    termed doubly decarboxylative cross-coupling (dDCC). This operationally simple methodcan be used to heterocouple primary, secondary and even certain tertiary RAEs, thereby opening up a powerful new approach for synthesis. The reaction, which cannot be mimicked using stoichiometric metal reductants or photochemical conditions, tolerates a range of functional groups, is scalable, and is used for the synthesis
    两个相似或相同的官能团之间的交叉偶联形成新的 C-C 键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可以从容易获得的构建单元快速组装复杂分子,如烯烃交叉复分解或各种类型的交叉亲电偶联 1 , 2 Kolbe 电解涉及烷基羧酸的氧化电化学脱羧为其相应的自由基物种,然后重组以产生新的 C–C 键3–12作为已知最古老的 Csp 3 –Csp 3之一成键反应,它对有机合成有着不可思议的前景,但它的使用几乎不存在。从合成设计的角度来看,这种转变可以让人们在不考虑极性或相邻功能的情况下偶联最可用的羧酸盐13实际上,自 19 世纪以来传统上使用的强氧化电解方案破坏了这一承诺5从而严重限制它的范围。在这里,我们展示了温和还原的镍电催化系统如何通过原位偶联两种不同的羧酸盐生成氧化还原活性酯 (RAE),称为双重脱羧交叉偶联 (dDCC)。这种操作简单的方法可用于异偶联一级、二级甚至某些三级 RAE,从而开辟了一种强大的新合成方法。
  • Synthesis of morphan derivatives with additional substituents in 8-position
    作者:Janine Stefaowitz、Dirk Schepmann、Constantin Daniliuc、Susumu Saito、Bernhard Wünsch
    DOI:10.1515/znb-2016-0129
    日期:2016.10.1
    into amides 10 was developed. The key step of the synthesis was the stereoselective intramolecular opening of the epoxides 11a–d leading to the exo-configured 8-hydroxymorphans 12a–d.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exo-configured hydroxymorphan 12d bearing the κ- and σ-pharmacophoric 3,4-dichlorophenylacetyl moiety was inverted by oxidation and stereoselective reduction. An X-ray crystal structure analysis
    摘要 吗啡系统(2-氮杂双环[3.3.1]壬烷)作为吗啡的亚结构在药物化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此,报道了在丙醇桥上具有额外取代基的吗啡衍生物的合成。为了避免分离出有臭味和挥发性的腈 6 和极性很强的伯胺 9,开发了一种高效的一锅三步顺序将甲磺酸酯 5 转化为酰胺 10。合成的关键步骤是环氧化物 11a-d 的立体选择性分子内打开,导致外构型 8-羟基吗喃 12a-d。带有 κ- 和 σ-药效 3,4-二氯苯乙酰基部分的外构型羟基吗喃 12d 的构型通过氧化和立体选择性还原被反转。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