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4-Methyl-2-nitrophenyl)triazol-4-yl]methanol | 1290703-88-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4-Methyl-2-nitrophenyl)triazol-4-yl]methanol
英文别名
——
[1-(4-Methyl-2-nitrophenyl)triazol-4-yl]methanol化学式
CAS
1290703-88-6
化学式
C10H10N4O3
mdl
MFCD17969116
分子量
234.214
InChiKey
XRCVWKJZDHFGI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7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
  • 拓扑面积:
    96.8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4-Methyl-2-nitrophenyl)triazol-4-yl]methanol 在 sodium azide 、 potass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2.0h, 生成 1-(4-Methyl-2-nitrophenyl)-4-[(4-phenyltriazol-1-yl)methyl]triazole
    参考文献:
    名称:
    Modular synthesis of mono, di, and tri-1,4-disubstituted-1,2,3-triazoles through copper-mediated alkyne–azide cycloaddition
    摘要:
    The synthesis of 1,2,3-triazoles was developed employing sequential copper azide-alkyne cycloaddition, tosylation, sodium azide, and copper azide-alkyne steps. This approach allowed the synthesis of two and three 1,2,3-triazole rings. A preliminary study to gain further insight into the reaction was performed using in situ ReactIR technology. (C) 2011 Elsevier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DOI:
    10.1016/j.tetlet.2011.09.004
  • 作为产物:
    描述:
    4-甲基-2-硝基苯胺盐酸copper(ll) sulfate pentahydratesodium ascorbate 、 sodium nitrite 作用下, 以 乙醇丙酮 为溶剂, 反应 4.0h, 生成 [1-(4-Methyl-2-nitrophenyl)triazol-4-yl]methanol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三唑-喹唑啉酮杂化物作为抗疟疾和抗结核药物的设计、合成和分子对接研究
    摘要:
    为了发现新的抗疟疾和抗结核药物,我们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新型三唑-喹唑啉酮杂化物。针对疟原虫物种的三唑-喹唑啉酮杂合实体的筛选提供了有效的抗疟分子,并且具有与参考药物相当的活性。此外,还针对 (MTB) H37Rv 菌株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评估。在筛选的化合物中, 、 和 被发现是最活跃的分子,其 MIC 值为 19.57–40.68 μM。通过 MTT 测定研究了最具活性的化合物对 RAW 264.7 细胞系的细胞毒性,没有观察到毒性。计算研究包括药物相似度和 ADMET 分析、DFT 和分子对接研究,以探索目标分子的特征。化合物 、 、 和 与分子对接研究中对接的分子靶点表现出最高的结合亲和力,为 -10.3 kcal/mol ,表明所有分子都与 falcipain 2 蛋白酶(PDB:6SSZ)结合,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新的三唑 -喹唑啉酮杂化物可被视为进一步优化研究的命中分子。
    DOI:
    10.1016/j.bmcl.2024.12980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odular synthesis of mono, di, and tri-1,4-disubstituted-1,2,3-triazoles through copper-mediated alkyne–azide cycloaddition
    作者:Hélio A. Stefani、Hugo A. Canduzini、Flávia Manarin
    DOI:10.1016/j.tetlet.2011.09.004
    日期:2011.11
    The synthesis of 1,2,3-triazoles was developed employing sequential copper azide-alkyne cycloaddition, tosylation, sodium azide, and copper azide-alkyne steps. This approach allowed the synthesis of two and three 1,2,3-triazole rings. A preliminary study to gain further insight into the reaction was performed using in situ ReactIR technology. (C) 2011 Elsevier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10.1016/j.bmcl.2024.129800
    作者:Mhetre, Udhav V.、Haval, Nitin B.、Bondle, Giribala M.、Rathod, Sanket S.、Choudhari, Prafulla B.、Kumari, Jyothi、Sriram, Dharmarajan、Haval, Kishan P.
    DOI:10.1016/j.bmcl.2024.129800
    日期:——
    discover new antimalarial and antitubercular drugs, we hav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a series of novel triazole–quinazolinone hybrids. The screening of the triazole–quinazolinone hybrid entities against the plasmodium species offered potent antimalarial molecules , , , , & owing comparable activity to the reference drugs. Furthermore, the target compounds were evaluated against (MTB) H37Rv strain. Among
    为了发现新的抗疟疾和抗结核药物,我们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新型三唑-喹唑啉酮杂化物。针对疟原虫物种的三唑-喹唑啉酮杂合实体的筛选提供了有效的抗疟分子,并且具有与参考药物相当的活性。此外,还针对 (MTB) H37Rv 菌株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评估。在筛选的化合物中, 、 和 被发现是最活跃的分子,其 MIC 值为 19.57–40.68 μM。通过 MTT 测定研究了最具活性的化合物对 RAW 264.7 细胞系的细胞毒性,没有观察到毒性。计算研究包括药物相似度和 ADMET 分析、DFT 和分子对接研究,以探索目标分子的特征。化合物 、 、 和 与分子对接研究中对接的分子靶点表现出最高的结合亲和力,为 -10.3 kcal/mol ,表明所有分子都与 falcipain 2 蛋白酶(PDB:6SSZ)结合,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新的三唑 -喹唑啉酮杂化物可被视为进一步优化研究的命中分子。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伊莫拉明 (5aS,6R,9S,9aR)-5a,6,7,8,9,9a-六氢-6,11,11-三甲基-2-(2,3,4,5,6-五氟苯基)-6,9-甲基-4H-[1,2,4]三唑[3,4-c][1,4]苯并恶嗪四氟硼酸酯 (5-氨基-1,3,4-噻二唑-2-基)甲醇 齐墩果-2,12-二烯[2,3-d]异恶唑-28-酸 黄曲霉毒素H1 高效液相卡套柱 非昔硝唑 非布索坦杂质Z19 非布索坦杂质T 非布索坦杂质K 非布索坦杂质E 非布索坦杂质67 非布索坦杂质65 非布索坦杂质64 非布索坦杂质61 非布索坦代谢物67M-4 非布索坦代谢物67M-2 非布索坦代谢物 67M-1 非布索坦-D9 非布索坦 非唑拉明 雷西纳德杂质H 雷西纳德 阿西司特 阿莫奈韦 阿米苯唑 阿米特罗13C2,15N2 阿瑞匹坦杂质 阿格列扎 阿扎司特 阿尔吡登 阿塔鲁伦中间体 阿培利司N-1 阿哌沙班杂质26 阿哌沙班杂质15 阿可替尼 阿作莫兰 阿佐塞米 镁(2+)(Z)-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酯 锌1,2-二甲基咪唑二氯化物 铵2-(4-氯苯基)苯并恶唑-5-丙酸盐 铬酸钠[-氯-3-[(5-二氢-3-甲基-5-氧代-1-苯基-1H-吡唑-4-基)偶氮]-2-羟基苯磺酸基][4-[(3,5-二氯-2-羟基苯 铁(2+)乙二酸酯-3-甲氧基苯胺(1:1:2) 钠5-苯基-4,5-二氢吡唑-1-羧酸酯 钠3-[2-(2-壬基-4,5-二氢-1H-咪唑-1-基)乙氧基]丙酸酯 钠3-(2H-苯并三唑-2-基)-5-仲-丁基-4-羟基苯磺酸酯 钠(2R,4aR,6R,7R,7aS)-6-(2-溴-9-氧代-6-苯基-4,9-二氢-3H-咪唑并[1,2-a]嘌呤-3-基)-7-羟基四氢-4H-呋喃并[3,2-D][1,3,2]二氧杂环己膦烷e-2-硫醇2-氧化物 野麦枯 野燕枯 醋甲唑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