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methyl-3-(4-methyl-1-naphthyl)-E-propenoate | 326813-05-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ethyl-3-(4-methyl-1-naphthyl)-E-propenoate
英文别名
methyl (E)-3-(4-methylnaphthalen-1-yl)prop-2-enoate
methyl-3-(4-methyl-1-naphthyl)-E-propenoate化学式
CAS
326813-05-2
化学式
C15H14O2
mdl
——
分子量
226.275
InChiKey
UWWCJXJQVWKKJE-MDZDMXLP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3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3
  • 拓扑面积:
    26.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methyl-3-(4-methyl-1-naphthyl)-E-propenoate二异丁基氢化铝 作用下, 以 正己烷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85%的产率得到(E)-3-(4-methylnaphthalen-1-yl)-prop-2-en-1-ol
    参考文献:
    名称:
    取代的1-萘基丙烯酸酯的光化学E(反式)-> Z(顺式)异构化。
    摘要:
    为了研究光化学E(反式)-> Z(顺式)异构化反应,已经合成了取代基丙烯酸萘酯1-3(不显示旋转异构性)。研究了这些萘基丙烯酸酯在直接激发,三重态敏化的异构化,异构化的量子产率以及稳态和时间分辨的荧光行为后的异构体的光平稳态组成。化合物的直接激发产生较高的Z(约80%)异构体组成,而三重态敏化导致较少的Z(约20%)异构体组成。这表明单线态途径在将E异构体转化为Z异构体方面非常有效。丙烯酸萘酯1和2在室温下于己烷中并在将溶剂改变为CH 3 CN时显示出结构化的荧光;荧光的结构消失了 表明单线态激发态在极性环境中发展出极性特征。单态激发态的极性性质在3的情况下从其荧光溶剂致变色变得更清楚。丙烯酸萘酯在室温下不表现出与激发波长有关的荧光,表明不涉及基态构象异构体(旋转异构体)。对这些化合物测得的荧光寿命显示出双指数行为,这可以通过两态模型进行解释。丙烯酸萘酯在室温下不表现出与激发波长有关的荧光
    DOI:
    10.1021/jo000819v
  • 作为产物:
    描述:
    三甲基膦酰基乙酸酯4-甲基-1-萘醛 在 sodium hydrid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86%的产率得到methyl-3-(4-methyl-1-naphthyl)-E-propen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取代的1-萘基丙烯酸酯的光化学E(反式)-> Z(顺式)异构化。
    摘要:
    为了研究光化学E(反式)-> Z(顺式)异构化反应,已经合成了取代基丙烯酸萘酯1-3(不显示旋转异构性)。研究了这些萘基丙烯酸酯在直接激发,三重态敏化的异构化,异构化的量子产率以及稳态和时间分辨的荧光行为后的异构体的光平稳态组成。化合物的直接激发产生较高的Z(约80%)异构体组成,而三重态敏化导致较少的Z(约20%)异构体组成。这表明单线态途径在将E异构体转化为Z异构体方面非常有效。丙烯酸萘酯1和2在室温下于己烷中并在将溶剂改变为CH 3 CN时显示出结构化的荧光;荧光的结构消失了 表明单线态激发态在极性环境中发展出极性特征。单态激发态的极性性质在3的情况下从其荧光溶剂致变色变得更清楚。丙烯酸萘酯在室温下不表现出与激发波长有关的荧光,表明不涉及基态构象异构体(旋转异构体)。对这些化合物测得的荧光寿命显示出双指数行为,这可以通过两态模型进行解释。丙烯酸萘酯在室温下不表现出与激发波长有关的荧光
    DOI:
    10.1021/jo000819v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hotochemical <i>E</i> (<i>trans</i>) → <i>Z</i> (<i>cis</i>) Isomerization in Substituted 1-Naphthylacrylates
    作者:K. Mani Bushan、G. Venugopal Rao、T. Soujanya、V. Jayathirtha Rao、S. Saha、A. Samanta
    DOI:10.1021/jo000819v
    日期:2001.2.1
    synthesized with a view to study photochemical E (trans)-->Z (cis) isomerization. Photostationary state composition of the isomers upon direct excitation, triplet sensitized isomerization, quantum yield of isomerization, and steady state and time-resolved fluorescence behavior have been studied for these naphthylacrylates. The direct excitations of the compounds yield high Z (approximately 80%) isomer composition
    为了研究光化学E(反式)-> Z(顺式)异构化反应,已经合成了取代基丙烯酸萘酯1-3(不显示旋转异构性)。研究了这些萘基丙烯酸酯在直接激发,三重态敏化的异构化,异构化的量子产率以及稳态和时间分辨的荧光行为后的异构体的光平稳态组成。化合物的直接激发产生较高的Z(约80%)异构体组成,而三重态敏化导致较少的Z(约20%)异构体组成。这表明单线态途径在将E异构体转化为Z异构体方面非常有效。丙烯酸萘酯1和2在室温下于己烷中并在将溶剂改变为CH 3 CN时显示出结构化的荧光;荧光的结构消失了 表明单线态激发态在极性环境中发展出极性特征。单态激发态的极性性质在3的情况下从其荧光溶剂致变色变得更清楚。丙烯酸萘酯在室温下不表现出与激发波长有关的荧光,表明不涉及基态构象异构体(旋转异构体)。对这些化合物测得的荧光寿命显示出双指数行为,这可以通过两态模型进行解释。丙烯酸萘酯在室温下不表现出与激发波长有关的荧光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