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6-di-tert-butyl-4-(1-methyl-2,6-diphenylpyridinium-4-yl)benzenolate | 1497431-81-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6-di-tert-butyl-4-(1-methyl-2,6-diphenylpyridinium-4-yl)benzenolate
英文别名
2,6-Ditert-butyl-4-(1-methyl-2,6-diphenylpyridin-4-ylidene)cyclohexa-2,5-dien-1-one;2,6-ditert-butyl-4-(1-methyl-2,6-diphenylpyridin-4-ylidene)cyclohexa-2,5-dien-1-one
2,6-di-tert-butyl-4-(1-methyl-2,6-diphenylpyridinium-4-yl)benzenolate化学式
CAS
1497431-81-8
化学式
C32H35NO
mdl
——
分子量
449.636
InChiKey
MCCKVNOULGGJPF-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59-262 °C(Solvent: Acetonitrile)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8.1
  • 重原子数:
    34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8
  • 拓扑面积:
    20.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4-(3,5-di-tert-butyl-4-hydroxyphenyl)-2,6-diphenylpyrylium perchlorate 、 甲胺甲醇乙腈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46%的产率得到2,6-di-tert-butyl-4-(1-methyl-2,6-diphenylpyridinium-4-yl)benzeno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供体-受体Biaryls的超快激发态动力学:吡啶鎓和苯甲酸吡啶鎓的比较
    摘要:
    通过结合稳态溶剂化变色吸收,超快荧光以及可见光和红外瞬态的研究,研究了两种供体-受体联芳基的激发态动力学,这些芳基随受体,吡啶鎓或吡啶鎓部分的强度而不同。吸收光谱。苯酚吡啶鎓的负溶变色行为表明,永久性电偶极矩在S 1 ←S 0时经历减小激发,表明基态比激发态具有更多的两性离子特性。相比之下,苯酚吡啶鎓盐表现出弱正溶剂溶变色行为,与激发时偶极矩的小增加相对应,这意味着在激发时比基态具有更多的两性离子特性。因此,这两种化合物都位于具有相同极性基态和激发态的菁限制结构的不同侧。尽管存在这些差异,这两种分子在质上都表现出相似的激发态性质。它们的特点是荧光寿命很短,当溶剂粘度从0.4 cP变为11 cP时,荧光寿命从1 ps增加到20 ps。但是,两种化合物之间存在特征差异:吡喃鎓染料的激发态寿命较短,并且在某种程度上还取决于极性。可以用一个模型来解释光谱数据的集合,在该模型中,发射的Franck-
    DOI:
    10.1021/jp409646g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Ultrafast Excited-State Dynamics of Donor–Acceptor Biaryls: Comparison between Pyridinium and Pyrylium Phenolates
    作者:Romain Letrun、Marius Koch、Marina L. Dekhtyar、Vladimir V. Kurdyukov、Alexei I. Tolmachev、Wolfgang Rettig、Eric Vauthey
    DOI:10.1021/jp409646g
    日期:2013.12.12
    solvent viscosity. However, in this case, the kinetics for the pyrylium dye are slower than for the pyridinium dye and the polar solvent-induced acceleration is significantly stronger than in the excited state. This difference of kinetic behavior between the two compounds is a direct consequence of the change of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from a normal to an overcritical merocyanine evidenced by steady-state
    通过结合稳态溶剂化变色吸收,超快荧光以及可见光和红外瞬态的研究,研究了两种供体-受体联芳基的激发态动力学,这些芳基随受体,吡啶鎓或吡啶鎓部分的强度而不同。吸收光谱。苯酚吡啶鎓的负溶变色行为表明,永久性电偶极矩在S 1 ←S 0时经历减小激发,表明基态比激发态具有更多的两性离子特性。相比之下,苯酚吡啶鎓盐表现出弱正溶剂溶变色行为,与激发时偶极矩的小增加相对应,这意味着在激发时比基态具有更多的两性离子特性。因此,这两种化合物都位于具有相同极性基态和激发态的菁限制结构的不同侧。尽管存在这些差异,这两种分子在质上都表现出相似的激发态性质。它们的特点是荧光寿命很短,当溶剂粘度从0.4 cP变为11 cP时,荧光寿命从1 ps增加到20 ps。但是,两种化合物之间存在特征差异:吡喃鎓染料的激发态寿命较短,并且在某种程度上还取决于极性。可以用一个模型来解释光谱数据的集合,在该模型中,发射的Franck-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5β,6α,8α,10α,13α)-6-羟基-15-氧代黄-9(11),16-二烯-18-油酸 (3S,3aR,8aR)-3,8a-二羟基-5-异丙基-3,8-二甲基-2,3,3a,4,5,8a-六氢-1H-天青-6-酮 (2Z)-2-(羟甲基)丁-2-烯酸乙酯 (2S,4aR,6aR,7R,9S,10aS,10bR)-甲基9-(苯甲酰氧基)-2-(呋喃-3-基)-十二烷基-6a,10b-二甲基-4,10-dioxo-1H-苯并[f]异亚甲基-7-羧酸盐 (+)顺式,反式-脱落酸-d6 龙舌兰皂苷乙酯 龙脑香醇酮 龙脑烯醛 龙脑7-O-[Β-D-呋喃芹菜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 龙牙楤木皂甙VII 龙吉甙元 齿孔醇 齐墩果醛 齐墩果酸苄酯 齐墩果酸甲酯 齐墩果酸乙酯 齐墩果酸3-O-alpha-L-吡喃鼠李糖基(1-3)-beta-D-吡喃木糖基(1-3)-alpha-L-吡喃鼠李糖基(1-2)-alpha-L-阿拉伯糖吡喃糖苷 齐墩果酸 beta-D-葡萄糖酯 齐墩果酸 beta-D-吡喃葡萄糖基酯 齐墩果酸 3-乙酸酯 齐墩果酸 3-O-beta-D-葡吡喃糖基 (1→2)-alpha-L-吡喃阿拉伯糖苷 齐墩果酸 齐墩果-12-烯-3b,6b-二醇 齐墩果-12-烯-3,24-二醇 齐墩果-12-烯-3,21,23-三醇,(3b,4b,21a)-(9CI) 齐墩果-12-烯-3,11-二酮 齐墩果-12-烯-2α,3β,28-三醇 齐墩果-12-烯-29-酸,3,22-二羟基-11-羰基-,g-内酯,(3b,20b,22b)- 齐墩果-12-烯-28-酸,3-[(6-脱氧-4-O-b-D-吡喃木糖基-a-L-吡喃鼠李糖基)氧代]-,(3b)-(9CI) 鼠特灵 鼠尾草酸醌 鼠尾草酸 鼠尾草酚酮 鼠尾草苦内脂 黑蚁素 黑蔓醇酯B 黑蔓醇酯A 黑蔓酮酯D 黑海常春藤皂苷A1 黑檀醇 黑果茜草萜 B 黑五味子酸 黏黴酮 黏帚霉酸 黄黄质 黄钟花醌 黄质醛 黄褐毛忍冬皂苷A 黄蝉花素 黄蝉花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