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6-bromohexyl quinoline-3-carboxylate | 1393923-14-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6-bromohexyl quinoline-3-carboxylate
英文别名
6-Bromohexyl quinoline-3-carboxylate
6-bromohexyl quinoline-3-carboxylate化学式
CAS
1393923-14-2
化学式
C16H18BrNO2
mdl
——
分子量
336.228
InChiKey
ZUNLWSPXIFQJNG-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4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8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8
  • 拓扑面积:
    39.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6-bromohexyl quinoline-3-carboxylatePd(P(t-Bu)2Me)2potassium tert-butylate二环己胺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97%的产率得到hex-5-en-1-yl quinoline-3-carbox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用于烷基溴脱卤化氢的温和钯催化方法:合成和机理研究
    摘要:
    我们在交叉偶联反应中利用了一个典型的不需要的基本步骤,即β-氢化物消除,以完成钯催化的烷基溴脱卤化氢以形成末端烯烃。我们已将这种在室温下在各种官能团存在下以优异收率进行的方法应用于 (R)-甲羟戊内酯的正式全合成。我们的机理研究已经确定,决定速率的步骤会随着烷基溴的结构而变化,最重要的是,L(2)PdHBr(L = 膦)是一种经常在钯催化过程中使用的中间体,例如Heck 反应不是活性催化循环的中间体。
    DOI:
    10.1021/ja306323x
  • 作为产物:
    描述:
    1,6-二溴己烷喹啉-3-羧酸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丙酮 为溶剂, 以63%的产率得到6-bromohexyl quinoline-3-carbox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用于烷基溴脱卤化氢的温和钯催化方法:合成和机理研究
    摘要:
    我们在交叉偶联反应中利用了一个典型的不需要的基本步骤,即β-氢化物消除,以完成钯催化的烷基溴脱卤化氢以形成末端烯烃。我们已将这种在室温下在各种官能团存在下以优异收率进行的方法应用于 (R)-甲羟戊内酯的正式全合成。我们的机理研究已经确定,决定速率的步骤会随着烷基溴的结构而变化,最重要的是,L(2)PdHBr(L = 膦)是一种经常在钯催化过程中使用的中间体,例如Heck 反应不是活性催化循环的中间体。
    DOI:
    10.1021/ja306323x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 Mild, Palladium-Catalyzed Method for the Dehydrohalogenation of Alkyl Bromides: Synthetic and Mechanistic Studies
    作者:Alex C. Bissember、Anna Levina、Gregory C. Fu
    DOI:10.1021/ja306323x
    日期:2012.8.29
    accomplish palladium-catalyzed dehydrohalogenations of alkyl bromides to form terminal olefins. We have applied this method, which proceeds in excellent yield at room temperature in the presence of a variety of functional groups, to a formal total synthesis of (R)-mevalonolactone. Our mechanistic studies have established that the rate-determining step can vary with the structure of the alkyl bromide and
    我们在交叉偶联反应中利用了一个典型的不需要的基本步骤,即β-氢化物消除,以完成钯催化的烷基溴脱卤化氢以形成末端烯烃。我们已将这种在室温下在各种官能团存在下以优异收率进行的方法应用于 (R)-甲羟戊内酯的正式全合成。我们的机理研究已经确定,决定速率的步骤会随着烷基溴的结构而变化,最重要的是,L(2)PdHBr(L = 膦)是一种经常在钯催化过程中使用的中间体,例如Heck 反应不是活性催化循环的中间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