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amino-1,3-bisethoxycarbonyl-6-azulenyl)(5-isopropyl-3-methoxycarbonyl-1-azulenyl)acetylene | 1507366-31-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amino-1,3-bisethoxycarbonyl-6-azulenyl)(5-isopropyl-3-methoxycarbonyl-1-azulenyl)acetylene
英文别名
Diethyl 2-amino-6-[2-(3-methoxycarbonyl-5-propan-2-ylazulen-1-yl)ethynyl]azulene-1,3-dicarboxylate;diethyl 2-amino-6-[2-(3-methoxycarbonyl-5-propan-2-ylazulen-1-yl)ethynyl]azulene-1,3-dicarboxylate
(2-amino-1,3-bisethoxycarbonyl-6-azulenyl)(5-isopropyl-3-methoxycarbonyl-1-azulenyl)acetylene化学式
CAS
1507366-31-5
化学式
C33H31NO6
mdl
——
分子量
537.612
InChiKey
AFCAFZPFNKRAGW-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7.2
  • 重原子数:
    40
  • 可旋转键数:
    11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4
  • 拓扑面积:
    105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7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amino-1,3-bisethoxycarbonyl-6-azulenyl)(5-isopropyl-3-methoxycarbonyl-1-azulenyl)acetylene7,7,8,8-四氰基对苯二醌二甲烷乙酸乙酯 为溶剂, 反应 23.0h, 以85%的产率得到Diethyl 2-amino-6-[1,1-dicyano-3-[4-(dicyanomethylidene)cyclohexa-2,5-dien-1-ylidene]-3-(3-methoxycarbonyl-5-propan-2-ylazulen-1-yl)prop-1-en-2-yl]azulene-1,3-dicarbox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带有两个氮杂烯基取代基的四甲基丁二烯和二氰基喹二甲烷发色团的合成,性质和氧化还原行为
    摘要:
    在Sonogashira–Hagihara条件下,通过钯催化的炔基化反应制备了在两个末端均具有氮杂烯基的乙炔衍生物。这些炔与四氰基乙烯和7,7,8,8-四氰基喹二甲烷在正式的[2 + 2]环加成-逆电环化反应中反应,分别以优异的收率分别得到相应的新的四氰基丁二烯(TCBDs)和二氰基喹二甲烷(DCNQs)。在新型发色团的紫外可见光谱中发现了分子内CT吸收带,CV和DPV显示,由于TCBD和DCNQ部分的电化学还原,它们表现出可逆的两级还原波。在电化学还原过程中还观察到颜色变化。
    DOI:
    10.1021/jo402104n
  • 作为产物:
    描述:
    meyhyl-7-isopropyl-3-ethynylazulene-1-carboxylatediethyl 2-amino-6-bromoazulene-1,3-dicarboxylatecopper(l) iodide四(三苯基膦)钯三乙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3.0h, 以92%的产率得到(2-amino-1,3-bisethoxycarbonyl-6-azulenyl)(5-isopropyl-3-methoxycarbonyl-1-azulenyl)acetylene
    参考文献:
    名称:
    带有两个氮杂烯基取代基的四甲基丁二烯和二氰基喹二甲烷发色团的合成,性质和氧化还原行为
    摘要:
    在Sonogashira–Hagihara条件下,通过钯催化的炔基化反应制备了在两个末端均具有氮杂烯基的乙炔衍生物。这些炔与四氰基乙烯和7,7,8,8-四氰基喹二甲烷在正式的[2 + 2]环加成-逆电环化反应中反应,分别以优异的收率分别得到相应的新的四氰基丁二烯(TCBDs)和二氰基喹二甲烷(DCNQs)。在新型发色团的紫外可见光谱中发现了分子内CT吸收带,CV和DPV显示,由于TCBD和DCNQ部分的电化学还原,它们表现出可逆的两级还原波。在电化学还原过程中还观察到颜色变化。
    DOI:
    10.1021/jo402104n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