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Phenyl-5,5,5-trifluor-4-trifluor-methyl-Δ2-pentensaeure | 14203-12-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Phenyl-5,5,5-trifluor-4-trifluor-methyl-Δ2-pentensaeure
英文别名
5,5,5-Trifluoro-3-phenyl-4-(trifluoromethyl)pent-2-enoic acid
3-Phenyl-5,5,5-trifluor-4-trifluor-methyl-Δ<sup>2</sup>-pentensaeure化学式
CAS
14203-12-4
化学式
C12H8F6O2
mdl
——
分子量
298.185
InChiKey
OBBCHRKYHUNIIU-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4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5
  • 拓扑面积:
    37.3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8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双(三氟甲基(酮-VIII:与不饱和化合物的反应
    摘要:
    对双(三氟甲基)乙烯酮(1)与乙烯基醚,异丁烯,丁二烯,苯乙烯和苯乙炔的相互作用的研究表明,在这些反应中,还会生成线性化合物(6和11)和环状酮(22和28)以及二氢吡喃(18)。假定由于向烯酮(29和33)中加水而产生了在环丁烯酮(28和32)的水解中形成的戊烯酸(30和35)。)放在1,4-位置。描述了烯醇13和环丁酮(31)的H和F原子长距离自旋相互作用的两种新情况。
    DOI:
    10.1016/0040-4020(68)88086-x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Bis(trifluoromethyl(Ketene—VIII
    作者:Yu.A. Cheburkov、N. Mukhamadaliev、I.L. Knunyants
    DOI:10.1016/0040-4020(68)88086-x
    日期:1968.1
    A study of the interaction of bis(trifluoromethyl)ketene (1) with vinyl ether, isobutene, butadiene, styrene and phenylacetylene reveals that in these reactions linear compounds (6 and 11) and cyclic ketones (22 and 28) are produced as well as dihydropyran (18). It was assumed that the pentenoic acids (30 and 35) formed in the hydrolysis of cyclobutenones (28 and 32) are produced as a result of the
    对双(三氟甲基)乙烯酮(1)与乙烯基醚,异丁烯,丁二烯,苯乙烯和苯乙炔的相互作用的研究表明,在这些反应中,还会生成线性化合物(6和11)和环状酮(22和28)以及二氢吡喃(18)。假定由于向烯酮(29和33)中加水而产生了在环丁烯酮(28和32)的水解中形成的戊烯酸(30和35)。)放在1,4-位置。描述了烯醇13和环丁酮(31)的H和F原子长距离自旋相互作用的两种新情况。
  • Fluoroketenes. IV. Cycloadducts of bis(trifluoromethyl)ketene with acetylenes
    作者:David C. England、Carl G. Krespan
    DOI:10.1021/jo00835a028
    日期:1970.1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