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6-Dichloro-2-octylsulfanylpyrimidine-5-carboxylic acid | 883870-62-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6-Dichloro-2-octylsulfanylpyrimidine-5-carboxylic acid
英文别名
——
4,6-Dichloro-2-octylsulfanylpyrimidine-5-carboxylic acid化学式
CAS
883870-62-0
化学式
C13H18Cl2N2O2S
mdl
——
分子量
337.27
InChiKey
JBRLDKFOHBGFQT-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9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9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2
  • 拓扑面积:
    88.4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6-Dichloro-2-octylsulfanylpyrimidine-5-carboxylic acid碘甲烷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以86%的产率得到methyl 4,6-dichloro-2-(octylthio)pyrimidine-5-carbox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2,4,6-三取代-5-嘧啶羧酸作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的受体γ(PPARγ)部分激动剂的设计,合成和结构活性关系研究,具有与罗格列酮相当的抗糖尿病功效
    摘要:
    设计和合成了一系列新颖的2,4,6-三取代嘧啶-5-羧酸衍生物,目的是生产抗糖尿病药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部分激动剂。药效团驱动的内部筛选方法可鉴定出化合物7,从而鉴定出具有2,4,6-三取代嘧啶-5-羧酸核的化合物9。9的构效关系研究确定了4,6-双苄硫基-2-甲基硫基嘧啶-5-羧酸(50)是所有筛选化合物中最有吸引力的。X射线共晶结构为50PPARγ上的键揭示了与激活功能2(AF-2)位点无关的关键氢键相互作用与完全激动剂的氢键相互作用不同。化合物50在PPARγ-GAL4功能试验中显示出典型的PPARγ部分激动剂特性,并且与罗格列酮相比在3T3-L1细胞中的脂肪细胞分化更弱。此外,尽管有50种药效比罗格列酮弱10倍,但在db / db小鼠中有50种与罗格列酮具有相当的抗糖尿病功效。
    DOI:
    10.1021/jm100443s
  • 作为产物:
    描述:
    二氧化碳4,6-dichloro-2-(octylthio)pyrimidine正丁基锂二异丙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正己烷 为溶剂, 反应 5.17h, 以54%的产率得到4,6-Dichloro-2-octylsulfanylpyrimidine-5-carboxyl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2,4,6-三取代-5-嘧啶羧酸作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的受体γ(PPARγ)部分激动剂的设计,合成和结构活性关系研究,具有与罗格列酮相当的抗糖尿病功效
    摘要:
    设计和合成了一系列新颖的2,4,6-三取代嘧啶-5-羧酸衍生物,目的是生产抗糖尿病药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部分激动剂。药效团驱动的内部筛选方法可鉴定出化合物7,从而鉴定出具有2,4,6-三取代嘧啶-5-羧酸核的化合物9。9的构效关系研究确定了4,6-双苄硫基-2-甲基硫基嘧啶-5-羧酸(50)是所有筛选化合物中最有吸引力的。X射线共晶结构为50PPARγ上的键揭示了与激活功能2(AF-2)位点无关的关键氢键相互作用与完全激动剂的氢键相互作用不同。化合物50在PPARγ-GAL4功能试验中显示出典型的PPARγ部分激动剂特性,并且与罗格列酮相比在3T3-L1细胞中的脂肪细胞分化更弱。此外,尽管有50种药效比罗格列酮弱10倍,但在db / db小鼠中有50种与罗格列酮具有相当的抗糖尿病功效。
    DOI:
    10.1021/jm100443s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esign, Synthesis, and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Studies of Novel 2,4,6-Trisubstituted-5-pyrimidinecarboxylic Acids as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 (PPARγ) Partial Agonists with Comparable Antidiabetic Efficacy to Rosiglitazone
    作者:Shigeki Seto、Kyoko Okada、Koichi Kiyota、Shigeki Isogai、Maki Iwago、Takehiro Shinozaki、Yoshiaki Kitamura、Yasushi Kohno、Koji Murakami
    DOI:10.1021/jm100443s
    日期:2010.7.8
    series of novel 2,4,6-trisubstitutedpyrimidine-5-carboxylic acid derivatives wer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with the intent of producing a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 (PPARγ) partial agonist for antidiabetic agents. A pharmacophore-driven approach of in-house screening identified compound 7, which led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compound 9 featuring a 2,4,6-trisubstituted pyrimidine-5-carboxylic
    设计和合成了一系列新颖的2,4,6-三取代嘧啶-5-羧酸衍生物,目的是生产抗糖尿病药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部分激动剂。药效团驱动的内部筛选方法可鉴定出化合物7,从而鉴定出具有2,4,6-三取代嘧啶-5-羧酸核的化合物9。9的构效关系研究确定了4,6-双苄硫基-2-甲基硫基嘧啶-5-羧酸(50)是所有筛选化合物中最有吸引力的。X射线共晶结构为50PPARγ上的键揭示了与激活功能2(AF-2)位点无关的关键氢键相互作用与完全激动剂的氢键相互作用不同。化合物50在PPARγ-GAL4功能试验中显示出典型的PPARγ部分激动剂特性,并且与罗格列酮相比在3T3-L1细胞中的脂肪细胞分化更弱。此外,尽管有50种药效比罗格列酮弱10倍,但在db / db小鼠中有50种与罗格列酮具有相当的抗糖尿病功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