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0-hydroxybenzo[d,e]anthracen-7-one | 558441-43-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0-hydroxybenzo[d,e]anthracen-7-one
英文别名
10-hydroxy-benz[de]anthracen-7-one;10-Hydroxy-benz[de]anthracen-7-on;10-hydroxybenzo[a]phenalen-7-one
10-hydroxybenzo[d,e]anthracen-7-one化学式
CAS
558441-43-3
化学式
C17H10O2
mdl
——
分子量
246.265
InChiKey
GRWOAKDHDHUUEW-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76
  • 重原子数:
    19.0
  • 可旋转键数:
    0.0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37.3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2.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0-hydroxybenzo[d,e]anthracen-7-one4-甲基苯磺酸吡啶 作用下, 以 乙醚正己烷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72.0h, 生成 8-methyl-3,3-diphenyl-3H,7H-benzo[8,9]anthraceno[2,1-b]pyran-7-one
    参考文献:
    名称:
    新苯并茚融合2的光致变色特性^ h -Chromenes
    摘要:
    描述了新的光致变色6,7-和7,8-苯并茚基环化的苯并吡喃的合成和光致变色性质。当与母体茚满稠合的2 H-色烯(2 H- [1]苯并吡喃)相比时,化合物10和12表现出最大吸收波长的显着红移,着色性的提高和相似的褪色率。
    DOI:
    10.1002/hlca.200390057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新苯并茚融合2的光致变色特性^ h -Chromenes
    摘要:
    描述了新的光致变色6,7-和7,8-苯并茚基环化的苯并吡喃的合成和光致变色性质。当与母体茚满稠合的2 H-色烯(2 H- [1]苯并吡喃)相比时,化合物10和12表现出最大吸收波长的显着红移,着色性的提高和相似的褪色率。
    DOI:
    10.1002/hlca.20039005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hotochromic Properties of New Benzoindene-Fused 2H-Chromenes
    作者:Cristina I. Martins、Paulo J. Coelho、Luis M. Carvalho、Ana M. F. Oliveira-Campos、André Samat、Robert Guglielmetti
    DOI:10.1002/hlca.200390057
    日期:2003.3
    The synthesis and the photochromic properties of new photochromic 6,7- and 7,8-benzoindene annellated benzopyrans are described. When compared to parent indeno-fused 2H-chromenes (2H-[1]benzopyrans), compounds 10 and 12 exhibit a significant bathochromic shift of maximum-absorption wavelength, an increase in the colorability, and similar fading rates.
    描述了新的光致变色6,7-和7,8-苯并茚基环化的苯并吡喃的合成和光致变色性质。当与母体茚满稠合的2 H-色烯(2 H- [1]苯并吡喃)相比时,化合物10和12表现出最大吸收波长的显着红移,着色性的提高和相似的褪色率。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