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methyl-N-(8-quinolinyl)-6-(trimethylsilyl)benzamide | 1581308-43-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methyl-N-(8-quinolinyl)-6-(trimethylsilyl)benzamide
英文别名
2-methyl-N-(quinolin-8-yl)-6-(trimethylsilyl)benzamide;2-methyl-N-quinolin-8-yl-6-trimethylsilylbenzamide
2-methyl-N-(8-quinolinyl)-6-(trimethylsilyl)benzamide化学式
CAS
1581308-43-1
化学式
C20H22N2OSi
mdl
——
分子量
334.493
InChiKey
JUBOQPLMJHKIRF-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34
  • 重原子数:
    24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
  • 拓扑面积:
    4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六甲基二硅烷N-(2-methylbenzoyl)-8-aminoquinoline 在 copper diacetate 、 magnesium sulfate 、 silver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36.0h, 以86%的产率得到2-methyl-N-(8-quinolinyl)-6-(trimethylsilyl)benz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使用乙硅烷对芳酰胺进行铜催化的直接 sp 2 C–H 硅烷化
    摘要:
    已开发出一种用于苯甲酰胺直接分子间邻甲硅烷化的铜催化方法,该方法可提供中等至高产率的有机硅烷产品。主要特点包括:(i) 使用市售乙硅烷作为硅源,8-氨基喹啉作为双齿导向基团,(ii) 使用地球上丰富的第一排过渡金属,(iii) 操作简单,无需惰性气氛,以及 (iv) 广泛的官能团的耐受性。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已通过克级实验得到证明。因此,该策略构成了构建可用于合成有机化学的 C-Si 键的便捷方法。
    DOI:
    10.1021/acs.orglett.1c0112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alladium-Catalyzed Direct C–H Silylation and Germanylation of Benzamides and Carboxamides
    作者:Kyalo Stephen Kanyiva、Yoichiro Kuninobu、Motomu Kanai
    DOI:10.1021/ol500519y
    日期:2014.4.4
    A palladium-catalyzed regioselective activation of C(sp2)–H and C(sp3)–H bonds of benzamides and carboxamides, followed by coupling with disilanes to afford organosilanes in moderate to high yields, with the aid of 8-aminoquinoline as a directing group, is reported. Catalytic C(sp2)–H germanylation of benzamides also proceeds under the same palladium catalysis. The reaction tolerates a wide variety
    钯催化苯甲酰胺和羧酰胺的C(sp 2)–H和C(sp 3)–H键的区域选择性活化,然后与乙硅烷偶合,以中等至高收率获得有机硅烷,借助8-氨基喹啉作为报告了一个指导小组。在相同的钯催化下,苯甲酰胺的催化C(sp 2)–H锗烷基化也会进行。该反应可耐受各种官能团,并且可扩展而不降低产率。通过与肼的反应,伴随着酰基酰肼的产生,二齿导向基团易于除去和回收。
  • Copper-Catalyzed Direct sp<sup>2</sup> C–H Silylation of Arylamides Using Disilanes
    作者:Writhabrata Sarkar、Aniket Mishra、Arup Bhowmik、Indubhusan Deb
    DOI:10.1021/acs.orglett.1c01129
    日期:2021.6.18
    A copper-catalyzed method for direct intermolecular ortho-silylation of benzamides has been developed that affords organosilane products in moderate to high yields. The key features include: (i) use of commercially available disilanes as a silicon source with 8-aminoquinoline as a bidentate directing group, (ii) use of earth-abundant first-row transition metal, (iii) operationally simple conditions
    已开发出一种用于苯甲酰胺直接分子间邻甲硅烷化的铜催化方法,该方法可提供中等至高产率的有机硅烷产品。主要特点包括:(i) 使用市售乙硅烷作为硅源,8-氨基喹啉作为双齿导向基团,(ii) 使用地球上丰富的第一排过渡金属,(iii) 操作简单,无需惰性气氛,以及 (iv) 广泛的官能团的耐受性。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已通过克级实验得到证明。因此,该策略构成了构建可用于合成有机化学的 C-Si 键的便捷方法。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