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R,7S,8R,9S)-11-bromo-7-(tert-butyldimethylsilanoxy)-8,9-epoxy-4-methyl-5-methylene-3-oxo-dodec-11-enoic acid methyl ester | 267236-27-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R,7S,8R,9S)-11-bromo-7-(tert-butyldimethylsilanoxy)-8,9-epoxy-4-methyl-5-methylene-3-oxo-dodec-11-enoic acid methyl ester
英文别名
methyl (4R,7S)-7-[(2R,3S)-3-(2-bromoprop-2-enyl)oxiran-2-yl]-7-[tert-butyl(dimethyl)silyl]oxy-4-methyl-5-methylidene-3-oxoheptanoate
(4R,7S,8R,9S)-11-bromo-7-(tert-butyldimethylsilanoxy)-8,9-epoxy-4-methyl-5-methylene-3-oxo-dodec-11-enoic acid methyl ester化学式
CAS
267236-27-1
化学式
C21H35BrO5Si
mdl
——
分子量
475.495
InChiKey
LDRXTHSRFNSCHF-HGKSCXNL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16
  • 重原子数:
    28
  • 可旋转键数:
    13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1
  • 拓扑面积:
    65.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tudies for the Total Synthesis of Amphidinolide P
    作者:David R. Williams、Brian J. Myers、Liang Mi、Randall J. Binder
    DOI:10.1021/jo4002382
    日期:2013.5.17
    A convergent, enantiocontrolled total synthesis of the 15-membered macrolide, amphidinolide P, is described. The synthesis utilizes three nonracemic components for an efficient assembly of the macrolactone in 12 steps via the longest linear pathway. Key developments include studies of the Hosomi–Sakurai reaction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C6–C7 bond, a “ligandless” palladium-mediated Stille cross-coupling
    描述了 15 元大环内酯、amphidinolide P 的收敛、对映控制全合成。该合成利用三种非外消旋组分通过最长的线性途径在 12 步中有效组装大环内酯。主要进展包括研究 Hosomi-Sakurai 反应形成 C 6 -C 7键,“无配体”钯介导的乙烯基锡烷4和烯基溴5 的Stille 交叉偶联以产生高度官能化的二烯醇,以及通过中间体α-酰基烯酮的后期形成进行的热诱导的分子内内酯化。
  • Studies directed toward the syntheses of amphidinolides: formal total synthesis of (−)-amphidinolide P
    作者:Tushar K Chakraborty、Sanjib Das
    DOI:10.1016/s0040-4039(01)00450-6
    日期:2001.5
    A formal total synthesis of ()-amphidinolide P (1) has been achieved via an efficient convergent strategy for the stereoselective construction of the two advanced intermediates 2 and 3, used recently by Williams et al. in their synthesis of the same molecule.
    (-)-两性内酯P(1)的正式全合成已经通过Williams等人最近使用的两种高级中间体2和3的立体选择性构建的有效收敛策略实现。他们合成相同的分子。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马来酰基乙酸 顺-3-己烯-1-丙酮酸 青霉酸 钠氟草酰乙酸二乙酯 醚化物 酮霉素 辛酸,2,4-二羰基-,乙基酯 草酸乙酯钠盐 草酰乙酸二乙酯钠盐 草酰乙酸二乙酯 草酰乙酸 草酰丙酸二乙酯 苯乙酰丙二酸二乙酯 苯丁酸,b-羰基-,2-丙烯基酯 聚氧化乙烯 羟基-(3-羟基-2,3-二氧代丙基)-氧代鏻 磷酸二氢2-{(E)-2-[4-(二乙胺基)-2-甲基苯基]乙烯基}-1,3,3-三甲基-3H-吲哚正离子 碘化镝 硬脂酰乙酸乙酯 甲氧基乙酸乙酯 甲氧基乙酰乙酸酯 甲基氧代琥珀酸二甲盐 甲基4-环己基-3-氧代丁酸酯 甲基4-氯-3-氧代戊酸酯 甲基4-氧代癸酸酯 甲基4-氧代月桂酸酯 甲基4-(甲氧基-甲基磷酰)-2,2,4-三甲基-3-氧代戊酸酯 甲基3-羰基-2-丙酰戊酸酯 甲基3-氧代十五烷酸酯 甲基2-氟-3-氧戊酯 甲基2-氟-3-氧代己酸酯 甲基2-氟-3-氧代丁酸酯 甲基2-乙酰基环丙烷羧酸酯 甲基2-乙酰基-4-甲基-4-戊烯酸酯 甲基2-乙酰基-2-丙-2-烯基戊-4-烯酸酯 甲基2,5-二氟-3-氧代戊酸酯 甲基2,4-二氟-3-氧代戊酸酯 甲基2,4-二氟-3-氧代丁酸酯 甲基1-异丁酰基环戊烷羧酸酯 甲基1-乙酰基环戊烷羧酸酯 甲基1-乙酰基环丙烷羧酸酯 甲基(2Z,4E,6E)-2-乙酰基-7-(二甲基氨基)-2,4,6-庚三烯酸酯 甲基(2S)-2-甲基-4-氧代戊酸酯 甲基(1R,2R)-2-乙酰基环丙烷羧酸酯 瑞舒伐他汀杂质 瑞舒伐他汀杂质 环氧乙烷基甲基乙酰乙酸酯 环戊戊烯酸,Β-氧代,乙酯 环戊基(氧代)乙酸乙酯 环戊[b]吡咯-6-腈,八氢-2-氧-,[3aS-(3aalpha,6alpha,6aalpha)]-(9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