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dimethyl 1-(2-aminobenzyl)pyrazole-3,5-dicarboxylate | 87592-03-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imethyl 1-(2-aminobenzyl)pyrazole-3,5-dicarboxylate
英文别名
Dimethyl 1-(2-aminobenzyl)-1H-pyrazole-3,5-dicarboxylate;dimethyl 1-[(2-aminophenyl)methyl]pyrazole-3,5-dicarboxylate
dimethyl 1-(2-aminobenzyl)pyrazole-3,5-dicarboxylate化学式
CAS
87592-03-8
化学式
C14H15N3O4
mdl
——
分子量
289.291
InChiKey
JIBHMHSKJPGVBO-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5
  • 重原子数:
    21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1
  • 拓扑面积:
    96.4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6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dimethyl 1-(2-aminobenzyl)pyrazole-3,5-dicarboxylate 以84%的产率得到methyl 5,10-dihydro-11-oxopyrazolo<5,1-c><1,4>benzodiazepine-2-carbox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5 H-吡唑并[5,1- c ] [1,4]苯并二氮杂pine的合成
    摘要:
    2-硝基苄基溴与5-吡咯烷二甲基吡唑-3的反应制得1-(2-硝基苄基)吡唑-3-5-丁二羧酸二甲酯,其通过几个步骤得到关键的中间体5、10-二氢-11-。氧吡唑并[5,1- c ] [l,4]苯并二氮杂pine。将后者还原并脱氢,得到新的三环系统5 H-吡唑并[5,1- c ] [1,4]苯并二氮杂。
    DOI:
    10.1002/jhet.5570200407
  • 作为产物:
    描述:
    2-硝基苄溴 在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氢气氢化钾 作用下, 以 乙酸乙酯 为溶剂, 反应 25.0h, 生成 dimethyl 1-(2-aminobenzyl)pyrazole-3,5-dicarbox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5 H-吡唑并[5,1- c ] [1,4]苯并二氮杂pine的合成
    摘要:
    2-硝基苄基溴与5-吡咯烷二甲基吡唑-3的反应制得1-(2-硝基苄基)吡唑-3-5-丁二羧酸二甲酯,其通过几个步骤得到关键的中间体5、10-二氢-11-。氧吡唑并[5,1- c ] [l,4]苯并二氮杂pine。将后者还原并脱氢,得到新的三环系统5 H-吡唑并[5,1- c ] [1,4]苯并二氮杂。
    DOI:
    10.1002/jhet.557020040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ecchi; Melani; Filacchioni, Farmaco, Edizione Scientifica, 1984, vol. 39, # 11, p. 945 - 952
    作者:Cecchi、Melani、Filacchioni、Tredici
    DOI:——
    日期:——
  • CECCHI, L.;FILACCHIONI, G., J. HETEROCYCL. CHEM., 1983, 20, N 4, 871-873
    作者:CECCHI, L.、FILACCHIONI, G.
    DOI:——
    日期:——
  • CECCHI, L.;MELANI, F.;FILACCHIONI, G.;TREDICI, M., FARMACO. ED. SCI., 1984, 39, N 1, 945-952
    作者:CECCHI, L.、MELANI, F.、FILACCHIONI, G.、TREDICI, M.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