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5-(pyridin-2-yl)-2H-tetrazol-2-yl)pentylamine | 1240470-72-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5-(pyridin-2-yl)-2H-tetrazol-2-yl)pentylamine
英文别名
5-(5-Pyridin-2-yltetrazol-2-yl)pentan-1-amine
5-(5-(pyridin-2-yl)-2H-tetrazol-2-yl)pentylamine化学式
CAS
1240470-72-7
化学式
C11H16N6
mdl
——
分子量
232.288
InChiKey
BMVCPSQSWVZWJU-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8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5
  • 拓扑面积:
    82.5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5-(5-(pyridin-2-yl)-2H-tetrazol-2-yl)pentylamine 、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24.0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Design, synthesis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novel ketolides bearing an aryltetrazolyl-substituted alkyl side chain
    摘要:
    合成了一组17种新型酮类抗生素,具有取代芳基四氮唑的烷基侧链,并评估了它们的抗菌活性。芳基四氮唑基团的选择是为了替代泰利霉素侧链中的杂芳基,旨在设计新的化合物。详细报告了芳基四氮唑烷基胺的合成过程。新型酮类抗生素的抗菌活性是针对包括大环内酯耐药菌在内的多种病原体进行评估,使用泰利霉素作为参考。许多评估的化合物对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除了 S. aureus AD-08)、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在内的红霉素敏感菌和红霉素耐药菌表现出显著的抗菌活性。在这些化合物中,化合物11e与其他化合物相比,显示出对所有菌株的极佳抗菌效能。
    DOI:
    10.1038/ja.2011.50
  • 作为产物:
    描述:
    2-氰基吡啶 在 sodium azide 、 potassium carbonate氯化铵一水合肼 作用下, 以 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乙腈 为溶剂, 反应 16.0h, 生成 5-(5-(pyridin-2-yl)-2H-tetrazol-2-yl)pentyl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Design, synthesis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novel ketolides bearing an aryltetrazolyl-substituted alkyl side chain
    摘要:
    合成了一组17种新型酮类抗生素,具有取代芳基四氮唑的烷基侧链,并评估了它们的抗菌活性。芳基四氮唑基团的选择是为了替代泰利霉素侧链中的杂芳基,旨在设计新的化合物。详细报告了芳基四氮唑烷基胺的合成过程。新型酮类抗生素的抗菌活性是针对包括大环内酯耐药菌在内的多种病原体进行评估,使用泰利霉素作为参考。许多评估的化合物对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除了 S. aureus AD-08)、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在内的红霉素敏感菌和红霉素耐药菌表现出显著的抗菌活性。在这些化合物中,化合物11e与其他化合物相比,显示出对所有菌株的极佳抗菌效能。
    DOI:
    10.1038/ja.2011.5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esign, synthesis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novel ketolides bearing an aryltetrazolyl-substituted alkyl side chain
    作者:Qiu-Ling Song、Bao-Qin Guo、Wen Zhang、Ping Lan、Ping-Hua Sun、Wei-Min Chen
    DOI:10.1038/ja.2011.50
    日期:2011.8
    A set of 17 novel ketolides bearing an aryltetrazolyl-substituted alkyl side chain were synthesized and evaluated for their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which the aryltetrazolyl group was selected to replace the hetero-aryl moiety of the side chain in telithromycin for designing new compounds. The synthesis of aryltetrazolyl alkylamines was reported in detail.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of new ketolides were evaluated against a number of pathogens including macrolide-resistant organisms by using telithromycin as the reference. Many of the evaluated compounds exhibited remarkable activities against both erythromycin-susceptible and erythromycin-resistant organisms such as Staphylococcus aureus (except S. aureus AD-08),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nd Escherichia coli. Among these, the compound 11e exhibited excellent antibacterial potency against all the strains in comparison with others.
    合成了一组17种新型酮类抗生素,具有取代芳基四氮唑的烷基侧链,并评估了它们的抗菌活性。芳基四氮唑基团的选择是为了替代泰利霉素侧链中的杂芳基,旨在设计新的化合物。详细报告了芳基四氮唑烷基胺的合成过程。新型酮类抗生素的抗菌活性是针对包括大环内酯耐药菌在内的多种病原体进行评估,使用泰利霉素作为参考。许多评估的化合物对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除了 S. aureus AD-08)、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在内的红霉素敏感菌和红霉素耐药菌表现出显著的抗菌活性。在这些化合物中,化合物11e与其他化合物相比,显示出对所有菌株的极佳抗菌效能。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S)-氨氯地平-d4 (R,S)-可替宁N-氧化物-甲基-d3 (R)-N'-亚硝基尼古丁 (5E)-5-[(2,5-二甲基-1-吡啶-3-基-吡咯-3-基)亚甲基]-2-亚磺酰基-1,3-噻唑烷-4-酮 (5-溴-3-吡啶基)[4-(1-吡咯烷基)-1-哌啶基]甲酮 (5-氨基-6-氰基-7-甲基[1,2]噻唑并[4,5-b]吡啶-3-甲酰胺) (2S)-2-[[[9-丙-2-基-6-[(4-吡啶-2-基苯基)甲基氨基]嘌呤-2-基]氨基]丁-1-醇 (2R,2''R)-(+)-[N,N''-双(2-吡啶基甲基)]-2,2''-联吡咯烷四盐酸盐 黄色素-37 麦斯明-D4 麦司明 麝香吡啶 鲁非罗尼 鲁卡他胺 高氯酸N-甲基甲基吡啶正离子 高氯酸,吡啶 高奎宁酸 马来酸溴苯那敏 马来酸左氨氯地平 顺式-双(异硫氰基)(2,2'-联吡啶基-4,4'-二羧基)(4,4'-二-壬基-2'-联吡啶基)钌(II) 顺式-二氯二(4-氯吡啶)铂 顺式-二(2,2'-联吡啶)二氯铬氯化物 顺式-1-(4-甲氧基苄基)-3-羟基-5-(3-吡啶)-2-吡咯烷酮 顺-双(2,2-二吡啶)二氯化钌(II) 水合物 顺-双(2,2'-二吡啶基)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顺-二氯二(吡啶)铂(II) 顺-二(2,2'-联吡啶)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非那吡啶 非洛地平杂质C 非洛地平 非戈替尼 非尼拉朵 非尼拉敏 阿雷地平 阿瑞洛莫 阿培利司N-6 阿伐曲波帕杂质40 间硝苯地平 间-硝苯地平 锇二(2,2'-联吡啶)氯化物 链黑霉素 链黑菌素 银杏酮盐酸盐 铬二烟酸盐 铝三烟酸盐 铜-缩氨基硫脲络合物 铜(2+)乙酸酯吡啶(1:2:1) 铁5-甲氧基-6-甲基-1-氧代-2-吡啶酮 钾4-氨基-3,6-二氯-2-吡啶羧酸酯 钯,二氯双(3-氯吡啶-κN)-,(SP-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