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Methylsulfanyl-2-phenyl-4-(toluene-4-sulfonyl)-oxazol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Methylsulfanyl-2-phenyl-4-(toluene-4-sulfonyl)-oxazole
英文别名
5-(Methylthio)-2-phenyl-4-tosyloxazole;4-(4-methylphenyl)sulfonyl-5-methylsulfanyl-2-phenyl-1,3-oxazole
5-Methylsulfanyl-2-phenyl-4-(toluene-4-sulfonyl)-oxazol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7H15NO3S2
mdl
MFCD02331551
分子量
345.443
InChiKey
SOQGMJOQWMDRTC-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3
  • 重原子数:
    23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2
  • 拓扑面积:
    93.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5-Methylsulfanyl-2-phenyl-4-(toluene-4-sulfonyl)-oxazole双氧水溶剂黄146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以63%的产率得到5-mesyl-2-phenyl-4-tosyloxazole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in vitro Anticancer Evaluation of 5‐Sulfinyl(sulfonyl)‐4‐arylsulfonyl‐Substituted 1,3‐Oxazoles
    摘要:
    摘要 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 5-亚磺酰基(磺酰基)-4-芳基磺酰基取代的 1,3-恶唑,对其进行了表征并进行了 NCI 体外评估。所有亚型癌症细胞系对 2-{[4-[(4-氟苯基)磺酰基]-2-(2-呋喃基)-1,3-恶唑-5-基]亚磺酰基}乙酰胺(3 l)最为敏感。它的抗增殖和细胞毒性活性在每个子板上的平均浓度范围很窄(GI50:1.64-1.86 μM,TGI:3.16-3.81 μM,LC50:5.53-7.27 μM),即实际上与癌细胞系的来源无关。使用 TGI 向量的 COMPARE 矩阵显示,3 l(r=0.88)与抑制拓扑异构酶的夹层剂阿克拉比星高度正相关。数据库中没有与该化合物的细胞毒性高度相关的标准药剂,这表明该化合物可能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根据对接分析的结果,化合物 3 l 最有希望的抗癌靶点是 DNA拓扑异构酶 IIβ。研究结果表明,5-亚磺酰基(磺酰基)-4-芳磺酰基取代的 1,3- 恶唑具有抗癌活性,可用于开发新的抗癌药物。其中,2-{[4-[(4-氟苯基)磺酰基]-2-(2-呋喃基)-1,3-恶唑-5-基]亚磺酰基}乙酰胺(3 l)的活性最高,可建议进一步深入研究。
    DOI:
    10.1002/cmdc.202300161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摘要:
    In reaction of excess thiols with alpha -aryisulfonyl-substituted enamides containing two chlorine atoms in P-position to the amide moiety the chlorine atoms and the arylsulfonyl group attached to the C=C bond are replaced by alkylthio or arylthio groups. The sulfur-containing enamides obtained undergo cyclization when treated with phosphorus pentachloride or thionyl chloride to furnish 4,5-dimercaptooxazoles used for prepara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disulfonyl derivatives. The latter were also obtained by treating in succession the N-(1-arylsulfonyl-2,2-dichloroethenyl)carboxamides with sodium hydrosulfide, then with alkyl halides, and hydrogen peroxide in acetic acid.
    DOI:
    10.1023/a:101319641568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HERVONYJ, V. A.;XARCHENKO, A. V.;DRACH, B. S., YKP. XIM. ZH., 57,(1991) N, S. 415-418
    作者:CHERVONYJ, V. A.、XARCHENKO, A. V.、DRACH, B. S.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