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2-(diphenylphosphanyl)ethyl]-6-(9-phenanthryl)pyridine | 1158054-41-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2-(diphenylphosphanyl)ethyl]-6-(9-phenanthryl)pyridine
英文别名
2-[2-(diphenylphosphino)ethyl]-6-(9-phenanthryl)pyridine;(PPh2)(CH2)2(C5H3N)(C14H9);2-(6-Phenanthren-9-ylpyridin-2-yl)ethyl-diphenylphosphane;2-(6-phenanthren-9-ylpyridin-2-yl)ethyl-diphenylphosphane
2-[2-(diphenylphosphanyl)ethyl]-6-(9-phenanthryl)pyridine化学式
CAS
1158054-41-1
化学式
C33H26NP
mdl
——
分子量
467.55
InChiKey
ZIHGJSAUTAUWLK-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8.1
  • 重原子数:
    35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6.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6
  • 拓扑面积:
    12.9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氯化镍二甲氧基乙烷2-[2-(diphenylphosphanyl)ethyl]-6-(9-phenanthryl)pyridine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92%的产率得到2-[2-(diphenylphosphino)ethyl]-6-(9-phenanthryl)pyridinenickel dichloride
    参考文献:
    名称:
    带有芳香取代基的吡啶-膦配体的镍和钯配合物及其在乙烯低聚反应中的催化行为
    摘要:
    研制出具有一般结构2-芳基-6- [2-(二苯基膦基)乙基]吡啶的双齿吡啶膦配体1,其中的芳基为苯基(a),1-萘基(b),9-菲基(c),9-蒽基(d)和二茂铁基(e)。研究了这些取代基对配体的镍和钯配合物及其乙烯低聚行为的影响。在具有正方形平面包围的金属中心的物种中观察到最大的影响,而二氯化镍络合物5以单金属形式出现,四面体围绕着金属中心。对于以正方形-平面方式配位的甲基钯氯化物络合物,配体的经典结合方式是不可能的。相反,在6a - d观察到双核物种,其中两个配体跨越两个金属中心,对于6e则获得了不确定的配合物混合物。与这些中性钯配合物相反,缺少氯离子的阳离子甲基钯配合物7表现为定义明确的单体配合物。当镍配合物5a - d用MAO活化时,它们催化乙烯的低聚反应,最大转换频率为11×10每小时每摩尔镍3摩尔乙烯,而5e则没有活性。丁烯的选择性在93至97mol%之间,最大1-丁烯含量为9
    DOI:
    10.1021/om9000378
  • 作为产物:
    描述:
    2-[2-(diphenylphosphinoyl)ethyl]-6-(9-phenanthryl)pyridine 在 苯硅烷 作用下, 反应 16.0h, 以77%的产率得到2-[2-(diphenylphosphanyl)ethyl]-6-(9-phenanthryl)pyridine
    参考文献:
    名称:
    顺式、反式或两者:空间体积决定二聚钯配合物与桥连吡啶-磷烷配体的配位模式
    摘要:
    金属络合物中的配位模式严重依赖于金属周围的配体、所使用的前体以及合成过程中的条件。我们的目标是获得用于催化的带有吡啶-磷烷配体的钯化合物。因此,我们合成了配体 1a-d,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吡啶基部分的庞大芳基取代基。这些配体的钯配合物 6a-d 是不溶性的,并已通过各种技术进行表征,包括固态 NMR 和(对于 6a、b 和 d)单晶 X 射线衍射,表明形成了双金属配合物,其中两个配体跨越两个钯中心。这些中心周围的构型由配体的空间体积决定。在配合物 6c,d 中,配体带有最大的空间基团,两个中心都具有甲基和氯阴离子的反式构型。使用中等大小的吡啶基取代基,形成复合物 6b,在分子中具有一个顺式环绕和一个反式环绕的钯中心。这种络合以前从未被观察到。使用体积最小的配体,形成复合物 6a。根据所采用的合成条件,该复合物中的甲基和氯化物可以在两个钯原子处呈顺式构型,或显示独特的顺反式配位。
    DOI:
    10.1002/ejic.20080080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ickel and Palladium Complexes of Pyridine-Phosphine Ligands Bearing Aromatic Substituents and Their Behavior as Catalysts in Ethene Oligomerization
    作者:Jitte Flapper、Piet W. N. M. van Leeuwen、Cornelis J. Elsevier、Paul C. J. Kamer
    DOI:10.1021/om9000378
    日期:2009.6.8
    chloride complexes coordinated in a square-planar fashion. Instead, binuclear species in which two ligands span two metal centers were observed for 6a−d, and an undefined mixture of complexes was obtained for 6e. In contrast to these neutral palladium complexes, the cationic methylpalladium complexes 7, lacking the chloride anion, appear as well-defined, monomeric complexes. When the nickel complexes 5a−d
    研制出具有一般结构2-芳基-6- [2-(二苯基膦基)乙基]吡啶的双齿吡啶膦配体1,其中的芳基为苯基(a),1-萘基(b),9-菲基(c),9-蒽基(d)和二茂铁基(e)。研究了这些取代基对配体的镍和钯配合物及其乙烯低聚行为的影响。在具有正方形平面包围的金属中心的物种中观察到最大的影响,而二氯化镍络合物5以单金属形式出现,四面体围绕着金属中心。对于以正方形-平面方式配位的甲基钯氯化物络合物,配体的经典结合方式是不可能的。相反,在6a - d观察到双核物种,其中两个配体跨越两个金属中心,对于6e则获得了不确定的配合物混合物。与这些中性钯配合物相反,缺少氯离子的阳离子甲基钯配合物7表现为定义明确的单体配合物。当镍配合物5a - d用MAO活化时,它们催化乙烯的低聚反应,最大转换频率为11×10每小时每摩尔镍3摩尔乙烯,而5e则没有活性。丁烯的选择性在93至97mol%之间,最大1-丁烯含量为9
  • <i>cis</i> , <i>trans</i> – or Both: Steric Bulk Determines Coordination Mode of Dimeric Palladium Complexes with Bridging Pyridine‐Phosphane Ligands
    作者:Jitte Flapper、Philip Wormald、Martin Lutz、Anthony L. Spek、Piet W. N. M. van Leeuwen、Cornelis J. Elsevier、Paul C. J. Kamer
    DOI:10.1002/ejic.200800804
    日期:2008.11
    ligands are insoluble and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by various techniques, including solid-state NMR and (for 6a, b, and d)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showing that bimetallic complexes are formed in which two ligands span two palladium centers. The configuration around these centers is determined by the steric bulk of the ligand. In complexes 6c,d, with the ligands bearing the largest steric groups
    金属络合物中的配位模式严重依赖于金属周围的配体、所使用的前体以及合成过程中的条件。我们的目标是获得用于催化的带有吡啶-磷烷配体的钯化合物。因此,我们合成了配体 1a-d,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吡啶基部分的庞大芳基取代基。这些配体的钯配合物 6a-d 是不溶性的,并已通过各种技术进行表征,包括固态 NMR 和(对于 6a、b 和 d)单晶 X 射线衍射,表明形成了双金属配合物,其中两个配体跨越两个钯中心。这些中心周围的构型由配体的空间体积决定。在配合物 6c,d 中,配体带有最大的空间基团,两个中心都具有甲基和氯阴离子的反式构型。使用中等大小的吡啶基取代基,形成复合物 6b,在分子中具有一个顺式环绕和一个反式环绕的钯中心。这种络合以前从未被观察到。使用体积最小的配体,形成复合物 6a。根据所采用的合成条件,该复合物中的甲基和氯化物可以在两个钯原子处呈顺式构型,或显示独特的顺反式配位。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