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S,7aR)-6-[2-(2-Bromo-5-methoxy-phenyl)-ethyl]-3-isopropyl-7a-methyl-2,3-dihydro-7aH-pyrrolo[2,1-b]oxazol-5-one | 183612-76-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S,7aR)-6-[2-(2-Bromo-5-methoxy-phenyl)-ethyl]-3-isopropyl-7a-methyl-2,3-dihydro-7aH-pyrrolo[2,1-b]oxazol-5-one
英文别名
(3S,7aR)-6-[2-(2-bromo-5-methoxyphenyl)ethyl]-7a-methyl-3-propan-2-yl-2,3-dihydropyrrolo[2,1-b][1,3]oxazol-5-one
(3S,7aR)-6-[2-(2-Bromo-5-methoxy-phenyl)-ethyl]-3-isopropyl-7a-methyl-2,3-dihydro-7aH-pyrrolo[2,1-b]oxazol-5-one化学式
CAS
183612-76-2
化学式
C19H24BrNO3
mdl
——
分子量
394.308
InChiKey
OFPGAROMWSHXKK-IEBWSBKV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1
  • 重原子数:
    24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3
  • 拓扑面积:
    38.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S,7aR)-6-[2-(2-Bromo-5-methoxy-phenyl)-ethyl]-3-isopropyl-7a-methyl-2,3-dihydro-7aH-pyrrolo[2,1-b]oxazol-5-one叔丁基锂 、 potassium hydride 、 四丁基磷酸氢铵三氟乙酸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49.92h, 生成 (2R,4'S)-4'-acetyl-1'-benzyl-6-methoxyspiro[3,4-dihydronaphthalene-2,3'-pyrrolidine]-1-one
    参考文献:
    名称:
    Conanine BCDE 环系统的不对称路径。(+)-Conessine 的正式全合成
    摘要:
    描述了从手性非外消旋双环内酰胺 1 合成已知的 (+)-conessine 前体 (+)-苯甲氢茚23 的第一次对映选择性合成。为了在合成的任何早期阶段构建吡咯烷 E 环系统,关键的转变是偶氮甲碱叶立德 11a 与内酰胺 7 的高度非对映选择性 (3 + 2) 环加成。通过使用 sec-BuLi/TMEDA 将 N-Boc-吡咯烷中间体 20 锂化,然后在 -90°C 下用碘甲烷淬灭,在合成后期立体选择性地安装 C-21 上必需的吡咯烷甲基,从而提供四环吡咯烷 21。 t-Boc 21 与氢化铝锂在一个简洁的 13 步合成中得到 (+)-N-甲基四环 23。
    DOI:
    10.1021/ja961903o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Conanine BCDE 环系统的不对称路径。(+)-Conessine 的正式全合成
    摘要:
    描述了从手性非外消旋双环内酰胺 1 合成已知的 (+)-conessine 前体 (+)-苯甲氢茚23 的第一次对映选择性合成。为了在合成的任何早期阶段构建吡咯烷 E 环系统,关键的转变是偶氮甲碱叶立德 11a 与内酰胺 7 的高度非对映选择性 (3 + 2) 环加成。通过使用 sec-BuLi/TMEDA 将 N-Boc-吡咯烷中间体 20 锂化,然后在 -90°C 下用碘甲烷淬灭,在合成后期立体选择性地安装 C-21 上必需的吡咯烷甲基,从而提供四环吡咯烷 21。 t-Boc 21 与氢化铝锂在一个简洁的 13 步合成中得到 (+)-N-甲基四环 23。
    DOI:
    10.1021/ja961903o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n Asymmetric Route to the Conanine BCDE Ring System. A Formal Total Synthesis of (+)-Conessine
    作者:Michael E. Kopach、Andrew H. Fray、A. I. Meyers
    DOI:10.1021/ja961903o
    日期:1996.1.1
    The first enantioselective synthesis of the known (+)-conessine precursor (+)-benzohydrindan 23 from the chiral nonracemic bicyclic lactam 1 is described. The key transformation was the highly diastereoselective (3 + 2) cycloaddition of azomethine ylide 11a to lactam 7 in order to construct the pyrrolidine E ring system at any early stage in the synthesis. The requisite pyrrolidine methyl group at
    描述了从手性非外消旋双环内酰胺 1 合成已知的 (+)-conessine 前体 (+)-苯甲氢茚23 的第一次对映选择性合成。为了在合成的任何早期阶段构建吡咯烷 E 环系统,关键的转变是偶氮甲碱叶立德 11a 与内酰胺 7 的高度非对映选择性 (3 + 2) 环加成。通过使用 sec-BuLi/TMEDA 将 N-Boc-吡咯烷中间体 20 锂化,然后在 -90°C 下用碘甲烷淬灭,在合成后期立体选择性地安装 C-21 上必需的吡咯烷甲基,从而提供四环吡咯烷 21。 t-Boc 21 与氢化铝锂在一个简洁的 13 步合成中得到 (+)-N-甲基四环 23。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