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trans-4,6,6a,8,9,10a-hexahydro-7-ethyl-7H-indolo<3,4-gh><1,4>benzoxazine | 81274-86-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trans-4,6,6a,8,9,10a-hexahydro-7-ethyl-7H-indolo<3,4-gh><1,4>benzoxazine
英文别名
trans-4,6,6a,7,9,10a-hexahydro-7-ethyl-7H-indolo<3,4-gh><1,4>benzoxazine
(+)-trans-4,6,6a,8,9,10a-hexahydro-7-ethyl-7H-indolo<3,4-gh><1,4>benzoxazine化学式
CAS
81274-86-4
化学式
C15H18N2O
mdl
——
分子量
242.321
InChiKey
ILMWHLYQRWFIJV-ZFWWWQNU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49
  • 重原子数:
    18.0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7
  • 拓扑面积:
    28.26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2.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7R)-7H-吲哚并[3,4-gh] [1,4]苯并恶嗪的合成,一种新型的具有多巴胺激动剂活性的D-杂麦角灵。
    摘要:
    介绍了9-氧杂麦角环系统几个成员的合成。制备了4,6,6a,8,9,10a-六氢-7-乙基-7H-吲哚并[3,4-gh] [1,4]苯并恶嗪的C / D顺式和C / D反式异构体,并将C / D反式异构体拆分为其旋光异构体。对[3H]阿扑吗啡结合位点具有最高亲和力的对映体(-)-反式-6-乙基-9-氧杂麦角碱[(-)-6b]具有与天然麦角灵相同的绝对构型,即,6aR,10aR。体内和体外药理学评估表明,这些9-氧杂麦角碱具有有效的多巴胺激动剂特性。
    DOI:
    10.1021/jm00357a010
  • 作为产物:
    描述:
    trans-4-(2-chloroacetamido)-1,3,4,5-tetrahydro-1-(p-tolylsulfonyl)benzindol-5-ol 在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 氢气 、 sodium hydr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21.5h, 生成 (+)-trans-4,6,6a,8,9,10a-hexahydro-7-ethyl-7H-indolo<3,4-gh><1,4>benzoxazine
    参考文献:
    名称:
    (7R)-7H-吲哚并[3,4-gh] [1,4]苯并恶嗪的合成,一种新型的具有多巴胺激动剂活性的D-杂麦角灵。
    摘要:
    介绍了9-氧杂麦角环系统几个成员的合成。制备了4,6,6a,8,9,10a-六氢-7-乙基-7H-吲哚并[3,4-gh] [1,4]苯并恶嗪的C / D顺式和C / D反式异构体,并将C / D反式异构体拆分为其旋光异构体。对[3H]阿扑吗啡结合位点具有最高亲和力的对映体(-)-反式-6-乙基-9-氧杂麦角碱[(-)-6b]具有与天然麦角灵相同的绝对构型,即,6aR,10aR。体内和体外药理学评估表明,这些9-氧杂麦角碱具有有效的多巴胺激动剂特性。
    DOI:
    10.1021/jm00357a01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 new class of D-heteroergolines: total synthesis and resolution of a 9-oxaergoline, 4,6,6a,8,9,10a-hexahydro-7-ethyl-7H-indolo[3,4-gh][1,4]benzoxazine
    作者:Paul S. Anderson、John J. Baldwin、David E. McClure、George F. Lundell、James H. Jones
    DOI:10.1021/jo00132a040
    日期:1982.5
查看更多